人物介绍
【李存孝】《残唐五代史演义》中主要人物之一。原名安敬思。飞狐人,他是石人之子,生来不凡,骨瘦如柴,却力大无比。山中猛虎信手擒来,敌方勇将不堪一击。朱温及其部下畏之如虎,望风而逃他原为地主牧羊,被李克用收为养子,改姓名为李存孝,号称十三太保。在镇压黄巢的战争中,他智取函谷关,生擒孟绝海,大破葛从周的一字长蛇阵,率十八骑深入长安,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后穷追黄巢,迫使其自刎,被唐僖宗封为勇南公。梁晋交兵,,率十八骑夜劫王侯营,全胜而归。他在战场上杀人如草,却不忍伤害英雄。名将王彦章、邓天王、高思继都受过他的活命之恩。而他自已却成为个悲剧人物,平生两次被害:先是由于敢军的犯将计险被冤杀,后被五牛分尸。死后犹显灵吓退王彦章人马,为李克用保驾。
【李克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主要人物之一。即后唐太祖,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他年事已高,仍骁勇善战,被唐僖宗任为破巢兵马大元帅。他知人善任,在由直北赴河中的进军途中,将绿林好汉周德威收为部将,将牧羊人安敬思收为养子。从此,智藉周德威、勇赖李存孝,进行了包括镇压黄在内的系列战争。他性情豪爽剽悍,险些被朱温在鸿门宴式的宴席上杀死。他待人仁义,驰援岳彦真,悲悼李存孝都出于真情。他效忠唐室:田令孜勾结朱温害死僖宗,,他兴师问罪;五侯叛乱,他独力抵挡;朱温篡位,他会集二十七镇诸侯讨伐, 但屡战屡败,最后,因手下名将高思继被梁将王彦章刺死,气得吐血而死。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