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德威遣将灭黄巢
德威遣将灭黄巢
却说晋王,正与众诸侯饮酒,只见中军帅字旗,摆了三摆。
德威即问军士曰:“有风吹动,无风吹动?”军士禀曰:“无风自动。”德威即袖占一课,禀晋王曰:“此事不祥,臣观长安道上,杀气冲天,今晚必是黄巢领兵来劫营寨。”晋王曰:“此事怎了?”德威复占一课,笑曰:“此是唐主洪福,大王不必挂心,黄巢把天下送还唐主也。他若只在长安不出,几时攻得城门?乞大王赐臣令剑,待臣提调三军,离了霸陵川,存个空营,设备悬羊擂鼓,饿马摇铃,四面八方埋伏军马。他不来便罢,若来到此,见是空营,必自慌逃乱,等至天明,臣在中军放炮,四面伏兵齐出,叫他片甲不回 。”
晋王大喜,即解腰间宝剑,交与德威,说道:“令剑在此,各镇诸侯、十三太保、部下一应将卒,敢有不服调遣者,先斩示众。”德威接剑在手,指定晋王曰:“大王亲自领兵十万,南首埋伏,不许妄动,等待天明,听中军炮响,方许杀来。”
晋王即领兵而去。德威又指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领兵十万,北首埋伏。又指郓州赫连铎、华州韩鉴、曹州曹顺、兖州周顺四节度使等,领兵十万,东首埋伏。又唤十一太保康君利、十二太保李存信等,领兵十万,西首埋伏。各听中军炮响,一齐杀出,如有私放黄巢走者,斩首号令。于是,众军诺诺连声,各领兵分路而去。
却说存孝,向前跪曰:“军师分兵已毕,那一路要用我去埋伏?”德威曰:“非是不用将军,恐怕你此去擒不得黄巢。兵法云:将在谋而不在勇。将军平日有勇无谋,故此不敢轻用。”存孝曰:“愿立军令状!如此去擒不得黄巢,任斩吾首,以献军前。”德威大喜曰:“既肯立下军令状,汝即同六将并三千飞虎兵,往长安大道密松林里埋伏,且不要上将之头,只要黄巢之首,即是头功。”存孝得令,即领三千飞虎军,依计而去。逸狂有诗赞周德威云:
德成授计勇南公,兵伏长安大道中,
天使黄巢来送死,劫营半夜入牢笼。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园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