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刚柔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与命相通 ,此其较然易见者。
已经鉴识神骨之后,应当再进一步辨别刚柔。刚柔源于五行相生相克,道家叫做“先天种子“,刚柔不足的要增补它 ,若是过了头要消泄它,使之刚柔平衡,五行如谐。刚柔的状态和阴阳的消长与人的命运相通,如果能辨识它就可以更好地观察人了。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者,其贵非常。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寡终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矣。此外牵合,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
五行只见相生相克 ,这种关系称为“合“,而“合“又有顺合与逆合之分,如木生火、水生木,金生水,土生金,火生土,这辗转相生就是顺有顺合之相的人大多富裕,但是却不会显贵,就算显贵,也总是浮浮沉沉、升升降降,难于保持永久。金仇火,有时金也需要火,如金无火炼不成器的道理一样,类而推之,水与土等等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这就是逆合,有逆合之相的人往往显贵非常。然而在上述的逆合之相中,如果是金形人带有火形之相,便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火形人带有金形之相,那么年龄到了30 岁就会死亡;如果是水形人带有土形之相,便会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土形人带有水形之相,那么就会一辈子孤寡无依;如果是木形人带有金形之相,便会非常高贵,相反,如果是金形人带有木形之相,那么就会有刀剑之灾,杀身之祸。至于除此之外的那些牵强附会的说法,都是杂凑的模式,不能归入文人的正宗理论。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则喜怒、跳伏、深浅者是也。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伏亦不伉,跳亦不扬,近"蠢"。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 "。内奸者 ,功名可期 。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半途必弃。观人所忽,十有九八矣。
前面所说的五行,是人的阳刚和阴柔之气的外在表现,即是所谓“外刚柔“ 。内刚柔指的是人喜怒的情感、激动或平静的情绪和有时深、有时浅的心机或城府。喜怒情感表现得很强烈,但又转瞬即逝的人,这种人阳刚之气太盛 ,其气质接近于“粗鲁“。平静的时候没有一点张扬之气,该兴奋的时候也昂扬不起来,这种人阴柔之气太盛,其气质接近于“愚蠢“。考虑事情时候开始想得很浅,然而一转念又能深思熟虑。这种人阳刚与阴柔并济较为机智。内心机智的人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日后必会功成名就。既粗鲁又愚蠢的人,刚柔皆能支配其心,他们乐天知命,因此其寿命往往超过常人。十分机智的人倘若豁然达观,就会有不凡的成就。那种外表举止粗鲁,内心气质也粗鲁的人,只是一味地刚,做起事来必定要半途而废。--以上这一点 ,也就是“内刚柔“,往往被忽视,而且一般人十有八九都犯这个毛病。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