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祖师过太保山降邪
祖师过太保山降邪
却说祖师离了龙门洞,又到紫清洞。有一妖姓副名应,把住去路。腰间有一法宝,名照魔镜,若抛起一烁,人自然头目昏花。祖师正同众人前行,那副应当头拦住去路,众将各执器械捉他,副应一见,抛起照妖镜,众将忽觉头目昏花。祖师大惊,亲自杀出,妖又用镜,祖师即将剑自南方一指,指出丙丁火炼其镜,不能用,被祖师向前捉住,副应叩头愿降。祖师付火丹与副应食下,写表奏帝。玉旨到,封为纠察副元帅,随师降邪。
祖师又行至一山,名叫太保山,山中有一十三个妖精作怪,号为十三太保。一年要本地人备十二个童男童女祭赛,害人无数。一名超文,二名吴卿,三名周旺,四名彭干,五名范意,六名张申,七名李路,八名王礼,九名吴安,十名刘刚,十一名田能,十二名沈侑,十三名朱立。此十三人皆有神通。若遇天兵出战,他只要将手打自己之身,敌军满身疼痛,俱被捉获。时逢五月初五日,众太保相邀出游,见祖师等至,拦住去路。众将各见妖精,皆争先杀出。那妖精只用手自打自,众将俱叫疼痛,龟蛇二将见打忙把祖师背起,马元帅连忙来助祖师。祖师说曰:“我虽走脱,此妖必定速追,但不知是何妖精有些神通?”马帅曰:“我想惟有三清真人方识其中之事。”祖师同马帅即去至三清观,拜见三清,备言其事。妙乐真人曰:“这妖非别物,其物生主,见在南北界为神,其人姓殷名高,请他去方降得那些妖精。”三清听罢,即吩咐妙乐真人去南北界水火山见殷高不题。
却说殷高正在镇守南北界水火山,见真人赍法旨到,连忙出接入,参见毕,真人曰:“金阙化身,为因下凡收黑气,去到太保山,遇见一伙妖精,不能收伏,来投三清。三清法旨令汝前行助师,不可有违。”殷高听罢,离了南北界,同师来到太保山、见黄旛、豹尾二人把住去路。殷高叹曰:“这孽畜我多时不用你,你就在此兴妖作怪!”高殷实时作法,将杀气吐出,遍地金光,现出太岁真形,三面四手。那二妖不能走动,露出真形,却是枪里两把豹尾。殷高取了,同祖师来到太保寨,正见十三太保。殷高出战,与十三太保大杀一阵。殷高大败,回见祖师。祖师忧闷,殷高曰:“祖师不必忧闷,某虽不胜他,我有师父撒真人,现住南天洞。我去见我师父,若得他来,必能降伏此妖。”祖师曰:“汝既有令师,火速前去求救。”言罢,殷高别了祖师,直至南天洞玄教宫,见撒真人。真人正坐,殷高参见拜罢。撒真人曰:“弟子慌慌忙忙,来此为何?”殷高将太保之事说了一遍。真人曰:“真武是金阙化身,吾与你同去助他,若他人则不可行。”真人言罢,收拾法宝同殷高来见祖师。祖师相见大喜。
次日平明,殷高同真人出阵,喊杀连天,那一十三人亦披挂出阵,与殷高大战。正要行法捉殷高,被撒真人将法宝水含中中一喷,取出白红二索,丢起半空,把那十三太保尽串作一串,露出真形,却是十三个骷髅骨。撒真人于骨中每一个人火丹一丸,吩咐殷高:“头戴一个骷髅,项挂十二个骷髅,你可同师行道。”殷高领命,祖师拜谢。撒真人别了祖师,驾云而去。奏知玉帝,玉旨到,封殷高为地司统杀太岁,至德尊神光武上将殷元帅,掌管天下诸神杀。殷高谢恩,同师而行不题。不知后来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子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梁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