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祖师过太保山降邪
祖师过太保山降邪
却说祖师离了龙门洞,又到紫清洞。有一妖姓副名应,把住去路。腰间有一法宝,名照魔镜,若抛起一烁,人自然头目昏花。祖师正同众人前行,那副应当头拦住去路,众将各执器械捉他,副应一见,抛起照妖镜,众将忽觉头目昏花。祖师大惊,亲自杀出,妖又用镜,祖师即将剑自南方一指,指出丙丁火炼其镜,不能用,被祖师向前捉住,副应叩头愿降。祖师付火丹与副应食下,写表奏帝。玉旨到,封为纠察副元帅,随师降邪。
祖师又行至一山,名叫太保山,山中有一十三个妖精作怪,号为十三太保。一年要本地人备十二个童男童女祭赛,害人无数。一名超文,二名吴卿,三名周旺,四名彭干,五名范意,六名张申,七名李路,八名王礼,九名吴安,十名刘刚,十一名田能,十二名沈侑,十三名朱立。此十三人皆有神通。若遇天兵出战,他只要将手打自己之身,敌军满身疼痛,俱被捉获。时逢五月初五日,众太保相邀出游,见祖师等至,拦住去路。众将各见妖精,皆争先杀出。那妖精只用手自打自,众将俱叫疼痛,龟蛇二将见打忙把祖师背起,马元帅连忙来助祖师。祖师说曰:“我虽走脱,此妖必定速追,但不知是何妖精有些神通?”马帅曰:“我想惟有三清真人方识其中之事。”祖师同马帅即去至三清观,拜见三清,备言其事。妙乐真人曰:“这妖非别物,其物生主,见在南北界为神,其人姓殷名高,请他去方降得那些妖精。”三清听罢,即吩咐妙乐真人去南北界水火山见殷高不题。
却说殷高正在镇守南北界水火山,见真人赍法旨到,连忙出接入,参见毕,真人曰:“金阙化身,为因下凡收黑气,去到太保山,遇见一伙妖精,不能收伏,来投三清。三清法旨令汝前行助师,不可有违。”殷高听罢,离了南北界,同师来到太保山、见黄旛、豹尾二人把住去路。殷高叹曰:“这孽畜我多时不用你,你就在此兴妖作怪!”高殷实时作法,将杀气吐出,遍地金光,现出太岁真形,三面四手。那二妖不能走动,露出真形,却是枪里两把豹尾。殷高取了,同祖师来到太保寨,正见十三太保。殷高出战,与十三太保大杀一阵。殷高大败,回见祖师。祖师忧闷,殷高曰:“祖师不必忧闷,某虽不胜他,我有师父撒真人,现住南天洞。我去见我师父,若得他来,必能降伏此妖。”祖师曰:“汝既有令师,火速前去求救。”言罢,殷高别了祖师,直至南天洞玄教宫,见撒真人。真人正坐,殷高参见拜罢。撒真人曰:“弟子慌慌忙忙,来此为何?”殷高将太保之事说了一遍。真人曰:“真武是金阙化身,吾与你同去助他,若他人则不可行。”真人言罢,收拾法宝同殷高来见祖师。祖师相见大喜。
次日平明,殷高同真人出阵,喊杀连天,那一十三人亦披挂出阵,与殷高大战。正要行法捉殷高,被撒真人将法宝水含中中一喷,取出白红二索,丢起半空,把那十三太保尽串作一串,露出真形,却是十三个骷髅骨。撒真人于骨中每一个人火丹一丸,吩咐殷高:“头戴一个骷髅,项挂十二个骷髅,你可同师行道。”殷高领命,祖师拜谢。撒真人别了祖师,驾云而去。奏知玉帝,玉旨到,封殷高为地司统杀太岁,至德尊神光武上将殷元帅,掌管天下诸神杀。殷高谢恩,同师而行不题。不知后来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杂史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宣室志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