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三十七 向
历史来源
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神农氏有裔孙名向,被封为诸侯,其后代子孙以向为姓,遂成向姓。
2、出自祁姓,为帝尧的后裔,以国为姓。周代有向国,故址在今山东莒县南部。后来国灭,向国国君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向姓的一支。3、出自子姓,为汤王的后代。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有子名肸(音bì),字向夫,世代为宋国卿士,其后亦姓向,成为向氏。
家族名人
向海明(?-613):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原为扶风(今陕西凤翔)僧人,自称"弥勒"出世。大业九年(613年)率众起义,追随者数万。后转战于扶风、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之间,自称皇帝,年号白乌。后为隋将杨义臣所败。
向子韶:宋朝开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间进士。建炎初年任淮宁知府。金人犯境,子韶亲率兵丁和家族子弟守城。城陷落后,子韶不屈而死,谥号忠毅。
向士壁(?-1261):南宋名将,字君玉,常州(今江苏常州)人,绍定进士,官至大理卿直龙图阁。元兵南下,合州告急,制置使马光祖命士壁率兵赴援。士壁数立战功,升任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元兵围城,士壁聚力固守,力战退之。不久又升任兵部侍郎兼转运使,后因奸相贾似道妒忌其功,被诬告杀害。
向侃:字希颜,明朝巢县人,永乐年间中举,宣德中任靖宁州判官,后升任监察御史,一度又出为知府。他洁己爱民,不避艰苦,办事公正,清约如寒士,名节很好。他和兄弟五人到老也住在一起,十分友爱。
迁徙分布
河南郡:汉高帝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 推荐作品:
- 经
- 孝经
- 论语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武经总要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