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十七年
【原文】
【经】
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夏,灭项。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
九月,公至自会。
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传】
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
夏,晋大子圉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招曰:“然。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及子圉西质,妾为宦女焉。
师灭项。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齐人以为讨而止公。
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九月,公至。书曰:“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之也。
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无子。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大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殡。
【翻译】
【经】
十七年春季,齐国、徐国一起攻打英氏。
夏季,鲁国灭掉项国。
秋季,僖公夫人姜氏(声姜)在卞地会见齐桓公。
九月,僖公到达。
冬季十二月乙亥日,齐桓公去世。
【传】
十七年春季,齐国人为徐国攻打英氏,以报复前二年楚击败徐于娄林那一次战役。
夏季,晋国的太子圉在秦国作人质,秦国把河东土地归还晋国并把女儿嫁给圉。晋惠公在梁国的时候,梁伯把女儿嫁给他。梁嬴怀孕,过了预产期。卜招父和他的儿子占卜,他的儿子说:“将要生一男一女。”卜招父说:“对。男的做别人的奴仆,女的做别人的奴婢。”所以把男的叫做圉,女的取名叫做妾。等到子圉到西方作人质,妾就在秦国作了侍女。
鲁国军队灭亡项国。在淮地的会见,僖公正有和各国诸侯相会的大事,没有回国,鲁军就占取了项国。齐国人认为这是由僖公下令进攻,因此把僖公拘留,不让他回国。
秋季,声姜由于僖公的缘故,在卞地会见齐桓公。九月,僖公到达。《春秋》记载说“至自会”,这是由于国家大事还没有处理完,而且不愿说出被拘留这件事。
齐桓公的三位夫人,王姬、徐嬴、蔡姬,都没有儿子。齐桓公喜欢女色,宠爱的姬妾不少,宫内受宠的女人待遇如同夫人一样的有六人:大卫姬,生了武孟;小卫姬,生了惠公;郑姬,生了孝公;葛嬴,生了昭公;密姬,生了懿公;宋华子,生了公子雍。桓公和管仲把孝公托付给宋襄公,以他为太子。雍巫受到卫共姬的宠信,由于寺人貂的关系把美味的食品进献给齐桓公,又受到齐桓公的宠信。齐桓公答应他们立武孟为继承人。管仲死,五个公子都谋求立为嗣君。
冬季,十月初七日,齐桓公死。易牙进宫,和寺人貂依靠那些内宠的权贵而杀死一批官吏,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孝公逃亡到宋国。十二月初八日,发出讣告。十四日夜间,将桓公尸体大殓入棺。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