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坎下艮上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山下有險,而止,昧於所從,蒙也。夫知昧而求決者,通之道也。決而當於時,適於中道,乃行也。亨,蒙之理,非求我也,求我,蒙不能明也。待蒙求我,志應而後發也,告者精意而上請也,初志乎決剛中,求辨於理,故來告也。至於再三,則或多矣,瀆蒙者也。其肯告乎蒙者,無知也。以其不知以養其所知,亨。蒙之道乃聖功利而正者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水泉出,而未通止所也。德不博不能及於物,淺學之蒙也。君子以之克己而果行,廣學以育德而後能通也。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説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承於陽而發蒙也。隂奉陽而始明,全德以及物也。刑者失而後治之道也。雖隂至明可以刑人,而説桎梏正法而已,長用之,則吝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陽剛也,明也。初奉之而求其辨,三附之而委其質,比初之蒙而無情係於三,故吉也。居中而正配於五,婚姻之吉也。家道大者莫先於正夫婦也。居中貴而委身於卑,能接之以禮者也。子能克家,莫過是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乘於陽而説之,失位而不顧其應者,蒙也。不能自保而為不順,曷用娶之,無所利也。
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獨逺實也。
逺於陽也。困何以明。守位而困,可惜者也。
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隂蒙無知,童之道也。以柔德委,順於二。而二剛,巽之居尊與能,得其為上之道,故吉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利禦?。象曰:利用禦宼,上下順也。
三已應也。茍恱於三,擊而取之,動不妄干,爲宼也,擊而歸之。應下以順上,保終無間,故利用宼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周礼
- 论语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