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第五十 治卒诸杂物鲠不下方
治卒诸杂物鲠不下方
食诸鱼骨鲠。
以鱼骨于头上,立即愈。下云謦?,即出。
又方,小嚼薤白,令柔。以绳系中,持绳端,吞薤到鲠处,引之,鲠当随出。
疗骨鲠。
仍取所余者骨,左右手,反复掷背后,立出。
杂物鲠方。
解衣带,目窥下部,不下,即出。
又方,好蜜,以匕抄,稍稍咽之,令下。
鱼骨鲠在喉中,众法不能去者方。
取饴糖,丸如鸡子黄大,吞之。不去,又吞,以渐大作丸,用得效。
附方《斗门方》,治骨鲠。
用鹿角为末,含津咽下,妙。
《外台秘要》,疗鲠。
取虎骨为末,水服方寸匕。
又方,蝼蛄脑一物,吞。亦治刺不出,敷之,刺即出。
又方,口称鸬?,则下。
又《古今录验》,疗鱼鲠骨横喉中,六七日不出。取鲤鱼鳞皮,合烧作屑,以水服之。
则出,未出,更服。
《胜金方》,治小儿大人一切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方。
于腊月中,取鳜鱼胆,悬北檐下,令干。每鱼鲠,即取一皂子许,以酒煎化,温温呷。
若得逆,便吐,骨即随顽涎出。若未吐,更吃温酒。但以吐为妙,酒即随性量力也。若未出,更煎一块子,无不出者,此药但是鲠物。在脏腑中,日久痛,黄瘦甚者,服之皆出。若卒求鳜鱼不得,蠡鱼、鲩鱼、鲫鱼俱可。腊月收之,甚佳。
孟诜云,人患卒?。
取杏仁三分,去皮尖熬。别杵,桂一分,和如泥,取李核,用绵裹含,细细咽之。日五,夜三。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