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兵智部·耿弇
【原文】
原文
张步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而诸郡合万人守临淄。相距四十里。耿弇进军二城之间,视西安城小而坚,临淄虽大实易取,乃下令,后五日攻西安。蓝闻,日夜警备。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及旦,径趋临淄。半日拔其城,蓝惧,弃城走。诸将曰:“敕攻西安而乃先临淄,竟并下之,何也?”弇曰:“西安闻吾攻,必严守具;临淄出不意而至,必自警扰,攻之,必立拔;拔临淄则西安孤,此击一而得二也!若先攻西安,顿耿弇兵坚城,死伤必多,即拔之,吾深入其地,后乏转输,旬月间不自困乎?”诸将皆服。
汉光武帝时期,张步的弟弟张蓝率领两万精兵据守在西安县,而其他各个郡县则集结了一万人在临淄防守,两城之间相距有四十里远。汉将耿弇率领军队来到两城之间,发现西安县城虽然很小,但是守备非常坚固;临淄虽然是个大城,但是防守松懈,很容易就被攻占。于是下令,五天后进攻西安县。张蓝听说耿弇将要率兵攻城,于是日夜加紧严密戒备。到了约定的日子,耿弇下令全体士兵天不亮就吃饭,快天亮的时候,抄小路急行军,来到临淄城,只用半天的时间就攻占了临淄。张蓝惊恐之下,竟然弃守西安县城逃逸。事后诸将问耿弇:“开始时下令要进攻西安县,可是却发兵攻打临淄城,结果两城却一起攻下了,这是为什么呢?”耿弇说:“西安县城听说我军将要进攻他们,必定会加强防备,但是我军出其不意地进攻临淄城,临淄的守兵一定会因为没有料到而惊慌失措,因此能立即破城。临淄城一破,西安城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攻一城而得到两城的原因。如果先攻打西安县,西安县城坚兵强,难以夺取,双方交战,我军死伤必定惨重,即使获胜,我军深入敌境作战,后方补给不容易,十天半月之后,难保不会自己陷入困境之中。”诸将听了之后,都大为佩服。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