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兵智部·祖逖 檀道济 岳飞
【原文】
原文
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使千余人运以馈。潜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即弃而走,豹兵久饥,以为逖士众丰饱,大惧,宵遁。
晋朝名将祖逖手下的将领韩潜和后赵的将领桃豹,分别据守陈川的旧城,双方相持了四十多天。祖逖于是用布袋填上泥土,命令一千多名士兵搬运这些土袋,装作是从外地运来的支援的粮食。另外又暗中派人背负米粮,故意在路旁休息,等到桃豹的士兵进攻的时候,就故意丢弃米袋逃跑。桃豹的士兵已经长时间缺粮了,认为祖逖军中的粮食充足,大为恐惧,就连夜撤兵离开了。
宋檀道济伐魏,累胜。至历城,魏以轻骑邀其前后,焚烧谷草。道济军食尽,引还。有卒亡降魏,具告之。魏人追之,众洶惧将溃。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兵见之,谓道济资粮有余,以降者为妄而斩之,道济全军以归。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将檀道济讨伐北魏,多次取胜。至历城以后,魏军以骑兵时而攻击檀道济的先锋部队,又时而突袭殿后的士兵,另外魏军也焚烧了城中的粮草。檀道济军粮将要耗尽,只好撤军。有一名投降魏军的士兵,把檀道济的窘境告诉了魏军,魏人出兵追击,宋军害怕,快要溃败。檀道济于是在夜晚命人高声地用筹数着量米的数量,实际上里面却是沙子来代替米,另外用仅剩下的米,覆盖在沙堆上面。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魏军看到了,以为檀道济营中粮食充足,而被降兵骗了,就斩了那名降兵,而檀道济也全军而退。
岳飞奉诏招抚岭表贼曹成,不从,乃上奏:“群盗力强则肆横,力屈则就招,不加剿而遽议招,未易也。”遂率兵入。会得成谍者,缚之帐下。飞出帐,调兵食。吏白曰:“粮尽矣,奈何?”边批:飞使之。飞阳曰:“且反茶陵。”已而顾谍作失意状,顿足而入。阴令逸之,计谍归告,成必来追。即下令蓐食,潜趣绕岭。未明,已逼贼垒。出不意,惊呼曰:“岳家军至矣!”飞乘之,遂大溃。自是连夺其险隘。贼穷,飞乃曰:“招今可行矣。”
岳飞奉了皇帝的诏命招抚岭表贼人曹成,曹成不答应。岳飞奏报说:“盗匪一旦得势,就会肆意妄为,等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才容易招抚。现在如果不先围剿那些贼匪,突然对他们进行招抚,他们是不会轻易接受的。”于是就派兵进行围剿。正好曹成所派来的间谍,被俘虏绑缚在帐下,岳飞走出帐外,向当地官员征调军粮,官员说:“粮食快吃完了,这该怎么办呢?”(边批:这是岳飞让他说的。)岳飞故意说:“看来只好先回到茶陵了。”接着在间谍面前流露出失望的样子,跺脚进入了大帐中。一面下令故意制造出机会让间谍逃脱。岳飞料定间谍一定会将所见所闻告诉给曹成,而曹成一定会借机攻击官兵,因此下令全军天不亮就吃饭,悄悄绕过了山岭。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岳飞就已经到达了贼营,贼人大感意外,惊呼道:“岳家军来了!”岳飞乘机攻击,贼人溃散逃逸,岳飞连连夺下贼人所据守的险要,贼人被逼得走投无路。岳飞说:“现在可以进行招抚了。
〔评〕孙膑强而示之弱,虞诩弱而示之强,祖逖、檀道济饥而示之饱,岳忠武饱而示之饥。
(评译)孙膑故意隐藏本身的实力来引诱敌人,虞诩却夸张自身的实力来恫吓对手,祖逖、檀道济都是以仅剩的米粮示敌,来掩饰粮食用尽的窘境,岳飞故意用缺粮作为诱敌之计谋,引贼人上当。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水经注
- 蛮书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