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兵智部·吴玠 吴磷
【原文】
原文
吴玠每战,选劲弩,命诸将分番迭射,号“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敌不能当。
宋朝人吴玠每次作战之前,挑选强劲的gōng弩,然后再命令诸将轮流举射,称之为“驻队矢”。这种“驻队矢”能够连续不断地发射,箭一发射出来就好像是倾盆大雨,敌人根本没有任何招架还击之力。
吴璘仿车战余意,立“叠阵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俟,次神臂弓。约贼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阵如之。凡阵,以拒马为限,铁钩相连。伤则更代之,遇更代则以鼓为节。骑为两翼蔽于前,阵成而骑退,谓之叠阵。战士心定,则能持满④,敌虽锐,不能当也。
吴璘仿效古代车战方法,研究出了一种“叠阵法”,每次作战的时候,列在兵阵最前排的是长枪兵,坐下之后就不允许再站起来;第二排是射程最远的强弩;第三排则是次强弩,都必须以跪姿等待敌人的进攻;然后就是神臂弓。和敌人肉搏交战时,百步之内由神臂弓先射箭,七十步之内则由所有的gōng弩一起发射。第二重阵也一样。每次布阵,阵前设置有拒马、铁钩。如果有人受伤,就要更代,以鼓声为信号进行更代,这时两翼的骑兵都要上前掩护。完成更代以后骑兵才退下,这就是“叠阵”。由于战士对这阵法深具信心,所以和敌人交战的时候都是张满弓待敌,敌人再精锐,也不能抵挡。
〔评〕璘著《兵法》二篇,大略谓,金人有四长,我有四短。当反我之短,制彼之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吾集番、汉所长,兼收而用之:以分队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制其坚忍,以劲弓强弩制其重甲,以远克近、强制弱制其弓矢。布阵之法,则以步军为阵心,翼以马军,为左右肋,而拒马布两肋之间。
(评译)吴璘曾著有《兵法》两篇,大意是说,金人有四个长处,我军有四个短处。因此我军应该弥补自己的四个短处来反制金人的四个长处。所谓的四个长处是:骑兵、坚忍、重甲、弓矢。我军应该兼采敌我双方的优点,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将部队分散来牵制敌人的骑兵,让士兵轮番交替休息,上阵以消耗敌人坚忍的意志,使用劲弓强弩来对付敌人的盔甲,以远攻近,以强制弱使敌人的弓矢没有办法发挥威力,布阵的方法,则是以步兵为兵阵的核心,以骑兵为其两翼,就好像是人的左右肋骨一样,最后再把拒马设置在两肋中间。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杂家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昭明文选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