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影响
《折狱龟鉴》的最大价值,在于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在案件的侦破、检验、审讯、判决和平反冤狱等方面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除少数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外,大多数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同时,它取材广泛,上及历代正史、实录,下至各种文集和笔记小说,其中有不少原著早已亡佚,还有一些与今传本有重要差异,对于研究和整理古文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还有,《折狱龟鉴》揭示了南宋绍兴年间社会的风物人情,,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司法实际的重要参考资料。后世公案小说、戏剧亦多取材于此。
宋代郑克撰写的《折狱龟鉴》一书,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国古代决狱名著。它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特别是法学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书中收入的近四百个案例故事,其内容包含了司法实践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第二,案例之后,附有作者的评析论断,见地精审,臧否不为时势所宥。在宋代为惩治盗贼而设重法的情况下,作者大胆地提出了饥馑盗贼多、矜谨明断、尚德缓刑的主张,是很难能可贵的,第三,作者对长于傅致周纳的酷吏予以鞭笞,,对矜谨明断、不畏皇威的君子、仁者,则大加褒扬。所有这些,使《折狱龟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司法制度、案狱思想和方法以及时政民情的一个载体。就古为今用而言,司法实际工作者可以作为参考并借鉴其有益的东西;从事法学研究的同志,则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因为书中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丰富的实证。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