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魏三·秦赵约而伐魏
秦、赵约而伐魏,魏王患之。芒卯曰:“王勿忧也。臣请发张倚使谓赵王曰,夫邺,寡人固形弗有也。今大王收秦而攻魏,寡人请以邺事大王。”赵王喜,召相国而命之曰:“魏王请以邺事寡人,使寡人绝秦。”相国曰:“收秦攻魏,利不过邺。今不用兵而得邺,请许魏。”
秦国、赵国商定一起进攻魏国,魏王很担忧。芒卵说:“大王不要忧虑,臣下请求派张倚出使,对赵王说:‘邺地,寡人依照本来的情形就不该再占有了。观在大王收拢秦国进攻魏国,寡人请求用邺地来侍奉大王。’”赵王很高兴,召来赵国裙国命令他说:“魏王请求用邺地来服事寡人,让寡人与秦国断交。”赵国相国说:“拉拢秦国进攻魏国,好处也无法超越得到邺地。现在不用出兵就能得到邺地,请您答应魏国。”
张倚因谓赵王曰:“敝邑之吏效城者,已在邺矣。大王且何以报魏?”赵王因令闭关绝秦。秦、赵大恶。
张倚于是对赵王说:“敝国献城的官吏已经在邺地了,大王将要用什么来回报魏国呢?”赵王就下令关闭通往泰国的关隘同秦国断交。
芒卯应赵使曰:“敝邑所以事大王者,为完邺也。今郊邺者,使者之罪也,卯不知也。”赵王恐魏承秦之怒,遽割五城以合于魏而支秦。
芒卯应付赵国的使者说;“敝国服事大王的原因,是为了保全邺地。观在献出郧地,是使者的罪。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后汉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陈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