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东周·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周恐假之而恶于韩,不假而恶于秦。史黶谓周君曰:“君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敢绝塞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重使使之楚,秦必疑,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王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寡人不敢弗受。’秦必无辞而令周弗受,是得地于韩而听于秦也。”
秦国向东周借道讨伐韩国,东周害怕借路给秦国会使自己与韩国之间的关系恶化,如果不借道就会得罪秦国。史黶对东周国君说:“主君为什么不打发人去对韩公叔说:‘秦国敢于借道东周攻打韩国,是因为相信东周的。您为什么不赠送土地给东周,让他们派出重臣出使楚国。这样秦国必定产生疑虑,不再信任东周,这样一来,韩国就不会受到秦国的攻打。’然后再派人去对秦王说:‘韩国硬要送给我们东周土地,是想让秦国怀疑东周,我们主君不敢领受。’秦王一定不便说不让东周接受土地,这样东周既得到了韩国的土地又听从了秦国的旨意。”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