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楚二·楚王将出张子
楚王将出张子,恐其败己也,靳尚谓楚王曰:“臣请随之。仪事王不善,臣请杀之。”
楚王准备将张仪放出来,可是又担心他败坏自己的名声。靳尚对楚王说:“请陛下允许臣下跟随他。如果张仪不好好事奉大王,臣下就将他杀掉。”
楚小臣,靳尚之仇也,谓张旄曰:“以张仪之知,而有秦、楚之用,君必穷矣。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楚王必大怒仪也。彼仪穷,则子重矣。楚、秦相难,则魏无患矣。”
楚王宫中有一个仆隶,是靳尚的仇人,他对张旄说:“凭张仪的才智,并且有秦、楚两国的重用,您将来的处境一定很困窘。您不如派人暗中劫持靳尚并刺杀他,楚王一定会恼怒张仪。如果张仪处境困窘,那么您就会受到重用了。如果秦、楚两国因此打起仗来,那么魏国就没有后患了。”
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楚王大怒,秦构兵而战。秦、楚争事魏,张旄果大重。
张旄果然派人劫持靳尚并刺杀了他,楚王大怒,秦、楚两国互相打起来,战争持继不停。秦国、楚国争着事奉魏国,张旄果真很受重用。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知言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