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卷上·灵岳
凡有受气怀胎,皆禀五行。支曰男,双曰女。得其偏者形骨必俗,禀其粹者神气必全。形有厚薄,故福有浅深。神有明暗,故识有智愚。虽吉凶贵贱纷纶不齐,而神见于动作,形备于骨法,善恶有相,可得而知。今以精神,气色,才智,骨法次第考核,设九成之术以观之。一曰精神,二魂魄,三形貌,四气色,五动止,六行藏,七瞻视,八才智,九德行。凡精彩分明为一成,魂神慷慨为二成,形貌停稳为三成,气色明净为四成,动止安详为五成,行藏合义为六成,瞻视澄正为七成,才智应速为八成,德行可法为九成。又有九骨。一曰颧骨,二驿马,三将军,四日角,五月角,六龙宫,七伏犀,八巨鳌,九龙角。已上九骨,凡有一骨起者亦为一成。《老君歌》曰:“颧骨成权合主兵,驿马分茅列土人,将军骨起将军位,日角月角佐明君,龙骨清明好官勋,伏犀刺史隐冲门,巨鳌绕拙尚书荣,龙角玉枕三台臣,九成八成臣中尊,五成六成臣中臣,三成四成五品人,一成二成有微勋,有之不成不白身,无成无骨永沉沦,三品贵者皆识人,识人必贵自通神,神魂清净贵人亲,君须识览洞中文”。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孝经
- 孟子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传习录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词源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