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卷上·贯德
金毛五色是鸾凤之衣,紫绶金章是朝天之服,故知神不贵者,其形不永期也。人受天地五行之正气,一月精血凝,二月胚胎成,三月统血脉,四月形体就,五月能动转,六月毛发生,七月筋脉至,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在胃,十月百神修具,出于子亥之门,然后成人。。蕴胚胎之真粹,禀灵骨于幽冥。情欲既萌,遂生祸福,事虽未兆,神已先知。发于五神是为五色,布在面部,吉凶可知,青忧,白哭,黑病,赤灾。惟有黄气,独主喜庆,更须纪四时瞻察,随本相以相生,则灾福之理,昭然自见。夫贵人者,含灵受既,禀之于天和;血脉形神,降之于精髓。山有玉而草木鲜,水怀珠而波澜媚。人有贵气者,形神骨肉自然异于常伦,无艺无才亦有大禄,虽处贫贱之中,人自钦仰,此贵人之苗也,但看礼度,接待、行步、笑语、精神,自在异于众人,贵人一见便加爱重保护,原其显达者是也。《老君之歌》:“三品贵者皆识人。”此其象也。贱人者,虽能语而无神,贱人者,虽能语而无神,虽有形而无骨,视其气则不润,察其色则无光,手足失坠,筋节不续,举措悚慑,作事乖违,其精神,语笑、体度、接对,一见可知,更不在相也。经云:顽石投于江湖,虽千年而不润,白玉投于沙泥,至劫尽而明。形薄者不可以任重,神浊者必难以当禄,元气失者视之不遥,元气胜者望之愈远,气贵者望之如云宵,气贱者望之如粪土,其根本深浅亦可知矣。经曰:莽苍无色终年贫,黄须乱垂乞为伶,腹浅臀薄无屋薪。急行视后多孤辛,脑发半垂少失亲。鹤顶结露不用论,区区终日没精神。肉多口大蛴螬身,纵得公卿命早迟。更有掉腰蛇行人,虽年百岁守孤贫。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