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版本
现代很多学者用《滴天髓》《穷通宝鉴》为理论基础的五行强弱旺衰论命体系去注解和白话翻译注解《渊海子平》这本正宗子平典籍,这是误人子弟的。建议广大命究者学习无白话注解的原文渊海子平。
题记
子平书,宋徐公东斋已详明矣。传有渊海、渊源之集,其理则一,篇句俱同。今之用者,惟宗渊海。而渊源亦有妙用,或未之集。今将二书合并参考,遗失总归一轶。加之诗诀、起例,增解字义。后学识之,则二书了然在目,无遗矣,谨白。
引
子平渊海之理,始自唐大夫李公虚中,以人生年月日时,生克旺相,休囚制化,决人生之祸福,其验神矣。及公薨,昌黎韩公为之作墓志,以记之后。经吕大夫才又裁定之,并无述作之者。至于有宋徐公升复以人生日主分作六事,议论精微,作渊海之书,集诸儒之义传布,至今悉皆宗之。
后之诸君,文集渊源理义,篇章雷同,迄今数百年矣。板籍有亥豕鲁鱼之谬,学者少知其义。今唐君锦池,礼请精通此理者,以二书并之,增之口诀,正其讹伪矣。非悬壶化杖者,孰能更易。梓行于世,俾后学习之,不失古人之遗范矣。书成,唐子示余书,以此为引。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仪礼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