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上·大过
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藉用白茅,柔在下也。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枯杨生华,何可久也。无妇士夫,亦可丑也。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大过卦》的卦象是巽(风)下兑(泽)上,巽在这里代表木,故为水泽淹没了树木之表象,象征极为过分;君子取法这一现象,就应当坚持自己的操守,进则超然独行,不必顾忌和畏惧他人的非议;退则逃避世间,不为隐姓埋名而苦闷烦恼。 “用白色的茅草衬垫在器物的下面”,是说行为非常小心谨慎,所以不会发生什么灾祸。“老年男子娶了位年轻的妻子”,虽为过分,但由于能够刚柔相济,所以不会发生不利的情况。“房屋的栋梁受重压而弯曲,结果必然发生凶险”,是因为阳刚极为过分,所以不能再来辅助它,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房屋的栋梁向上隆起,克服了弯曲,可以获得吉祥”,是由于九四爻本身能使栋梁不再向下弯曲。“已经枯萎的杨树重新又盛开鲜艳的花朵”,表面现象又怎么可以长久保持下去呢?“已经衰老的妇人嫁给了年富力强的男子”,这种婚配是会令人深感羞耻的。“涉过深之水会发生凶险“,但如果能及时补救,还是可以化险为夷,最终不会有祸患。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周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