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传上·履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素履之往,独行愿也。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愬愬终吉,志行也。夬履贞厉,位正当也。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履卦》的卦象是兑(泽)下乾(天)上,为天下有泽之表象。上有天,下有泽,说明要处处小心行动,如行在沼泽之上,一不注意就会陷下去;君子要深明大义,分清上下尊卑名分,坚定百姓的意志,遵循礼仪而行,必然秩序井然。 "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表明要专心致志,遵循礼仪实现自己的意愿。"幽居的人可获吉祥",说明自己内心平静自然毫不紊乱,循礼仪而行的信念坚固。"眼睛快瞎了,但勉强能看到一点点",不足以分辩事物;"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能出外远行;"老虎咬人是凶险的",表明这时处的位置很不妥当,竟然踩在老虎尾巴上。"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表明武士的志向刚强。"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终久获得吉祥",说明小心遵循礼仪而行就能实现自己的志愿。"刚毅果断,小心行动,要提防危险",说明此时虽处于正当的位置,但也不能疏忽大意。极为吉祥,高居尊上之位,表明有大的福分值得庆祝。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