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兽品
牛肉
味甘,平,无毒。主消渴,止 泄,安中益气,补脾胃。
牛髓
补中,填精髓。
牛酥
凉,益心肺,止渴、嗽,润毛发,除肺痿,心热吐血。
牛酪
味甘酸,寒,无毒。主热毒,止消渴,除胸中虚热,身面热疮。
牛乳腐
微寒,润五脏,利大小便,益十二经脉,微动气。
羊肉
味甘,大热,无毒。主暖中,头风,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
羊头
凉,治骨蒸,脑热,头眩,瘦病。
羊心
主治忧恚,膈气。
羊肝
性冷,疗肝气虚热,目赤暗。
羊血
主治女人中风、血虚,产后血晕,闷欲绝者,生饮一升。
羊五脏
补人五脏。
羊肾
补肾虚,益精髓。
羊骨
热,治虚劳,寒中,羸瘦。
羊髓
味甘,温。主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
羊脑
不可多食。
羊酪
治消渴,补虚乏。
黄羊
味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治劳伤虚寒。其种类数等成群,至于千数。
白黄羊
生于野草内。
黑尾黄羊
生于沙漠中。能走善卧,行走不成群。其脑不可食,髓骨可食,能补益人。煮汤无味。
山羊
味甘,平,无毒。补益人,生山谷中。
兽品
味甘,平,无毒。补五劳七伤,温中益气。其肉稍腥。
马肉
味辛苦,冷,有小毒。主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膝,壮健轻身。
马头骨
作枕令人少睡。
马肝
不可食。
马蹄
白者治妇人漏下,白崩;赤者治妇人赤崩。
白马茎
味咸甘,无毒。主伤中,脉绝,强志,益气,长肌肉,令人有子,能壮盛阴气。
马心
主喜忘。马肉内有生黑墨汁者,有毒,不可食。白马多有之。
马乳
性冷,味甘。止渴,治热。有三等,(一名升坚,一名晃禾儿,一名窗兀。)以升坚为上。
野马肉
味甘,平,有毒。壮筋骨。与家马肉颇相似,其肉落地不沾沙,然不宜多食。
象肉
味淡。不堪食,多食令人体重。胸前小横骨,令人能浮水。身有百兽肉,皆有分段,惟鼻是本肉。
象牙
无毒。主诸铁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傅疮上即出。
驼肉
治诸风,下气,壮筋骨,润皮肤,疗一切顽麻风痹,肌肤紧急,恶疮肿毒。
驼脂
在两峰内,有积聚者,酒服之良。
驼乳
(系爱剌。)
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壮筋骨,令人不饥。
野驼
味甘,温平,无毒。治诸风,下气,壮筋骨,润皮肤。
驼峰
治虚劳风。有冷积者,用葡萄酒温调峰子油,服之良。好酒亦可。
熊肉
味甘,无毒。主风痹,筋骨不仁。若腹中有积聚,寒热羸瘦者,不可食之,终身不除。
熊白
凉,无毒。治风补虚损,杀劳虫。
熊掌
食之可御风寒。此是八珍之数,古人最重之。十月勿食之,损神。
驴肉
味甘,寒,无毒。治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解心烦。
头肉
治多年消渴,煮食之良。乌驴者,尤佳。
脂
和乌梅作丸,治久疟。
野驴
性味同。比家驴鬃尾长,骨骼大。食之能治风眩。
麋肉
味甘,温,无毒。益气补中,治腰脚无力。不可与野鸡肉及虾、生菜、梅、李果实同食,令人病。
麋脂
味辛,温,无毒。主痈肿恶疮,风痹,四肢拘缓。通血脉,润泽皮肤。
麋皮
作靴能除香港脚。
鹿肉
味甘,温,无毒。补中,强五脏,益气。
鹿髓
甘,温。主男女伤中,绝脉,筋急,咳逆,以酒服之。
鹿头
主消渴,夜梦见物。
鹿蹄
主脚膝疼痛。
鹿肾
主温中,补肾,安五脏,壮阳气。
鹿茸
味甘,微温,无毒。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补虚羸,壮筋骨。
鹿角
微咸,无毒。主恶疮痈肿,逐邪气,除小腹血急痛,腰脊痛及留血在阴中。
獐肉
温。主补益五脏。《日华子》云∶肉无毒。八月至腊月食之,胜羊肉;十二月以后至七月食之,动气。道家多食,言无禁忌也。
犬肉
味咸,温,无毒。安五脏,补绝伤,益阳道,补血脉,浓肠胃,实下焦,填精髓。黄色犬肉尤佳。不与蒜同食,必顿损人。九月不宜食之,令人损神。
犬四脚蹄
煮饮之,下乳汁。
猪肉
味苦,无毒。主闭血脉,弱筋骨,虚肥人。不可久食,动风。患金疮者,尤甚。
猪肚
主补中益气,止渴。
猪肾
冷。和理肾气,通利膀胱。
猪四蹄
小寒。主伤挞诸败疮,下乳。
野猪肉
味苦,无毒。主补肌肤,令人虚肥。雌者肉更美,冬月食。橡子肉色赤,补人五脏,治肠风泻血,其肉味胜家猪。
江猪
味甘,平,无毒。然不宜多食,动风气,令人体重。
獭肉
味咸,平,无毒。治水气胀满。疗瘟疫病,诸热毒风,咳嗽劳损。不可与兔同食。
獭肝
甘,有毒。治肠风下血及主疰病相染。
獭皮
饰领袖则尘垢不着。如风沙翳目,以袖拭之即出。又鱼刺鲠喉中不出者,取獭爪爬项下即出。
虎肉
味咸酸,平,无毒。主恶心欲呕,益气力。食之入山,虎见则畏,辟三十六种魅。
虎眼睛
主疟疾,辟恶,止小儿热惊。
虎骨
主除邪恶气,杀鬼疰毒,止惊悸。主恶疮鼠 ,头骨尤良。
豹肉
味酸,平,无毒。安五脏,补绝伤,壮筋骨,强志气。久食令人猛健忘,性粗疏,耐寒暑。正月勿食之,伤神。唐本注云∶车驾卤簿用豹尾,取其威重为可贵也。
土豹脑子
可治腰疼。
子
味甘,平,无毒。补益人。
麂肉
味甘,平,无毒。主五痔,多食能动人痼疾。
麝肉
无毒,性温。似獐肉而腥,食之不畏蛇毒。
狐肉
温,有小毒。《日华子》云∶性暖,补虚劳,治恶疮疥。
犀牛肉
味甘,温,无毒。主诸兽蛇虫蛊毒,辟瘴气,食之入山不迷其路。
犀角
味苦咸,微寒,无毒。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疗伤寒、瘟疫。犀有数等∶山犀、通天犀、辟尘犀、水犀、镇帷犀。
野狼肉
味咸,性热,无毒。主补益五脏,浓肠胃,填精髓。腹有冷积者,宜食之。味胜狐、犬肉。
野狼喉嗉皮
熟成皮条,勒头去头痛。
野狼皮
熟作番皮,大暖。
野狼尾
马胸堂前带之,辟邪,令马不惊。
野狼牙
带之辟邪。
兔肉
味辛,平,无毒。补中益气。不宜多食,损阳事,绝血脉,令人痿黄。不可与姜、橘同食,令人患卒心痛。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二月不可食,伤神。
兔肝
主明目。
腊月兔头及皮毛
烧灰,酒调服之,治难产,胞衣不出,余血不下。
塔剌不花
一名土拨鼠。
味甘,无毒。主野鸡 疮,煮食之宜人。生山后草泽中。北人掘取以食,虽肥,煮则无油,汤无味。多食难克化,微动气。
皮
作番皮,不湿透,甚暖。
头骨
去下颏肉,令齿全,治小儿无睡,悬之头边,即令得睡。
獾肉
味甘,平,无毒。治上气咳逆,水胀不差,作羹食良。
野狸
味甘,平,无毒。主治鼠 ,恶疮,头骨尤良。
黄鼠
味甘,平,无毒。多食发疮。
猴肉
味酸,无毒。主治诸风,劳疾。酿酒尤佳。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滴天髓阐微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