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五味偏走
酸涩以收,多食则膀胱不利,为癃闭。苦燥以坚,多食则三焦闭塞,为呕吐。辛味熏蒸,多食则上走于肺,荣卫不时而心洞,咸味涌泄,多食则外注于脉,胃竭,咽燥而病渴。甘味弱劣,多食则胃柔缓而虫过,故中满而心闷。
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苦走骨,骨病勿多食苦。甘走肉,肉病勿多食甘。酸走筋,筋病勿多食酸。
肝病禁食辛,宜食粳米、牛肉、葵菜之类。心病禁食咸,宜食小豆、犬肉、李、韭之类。脾病禁食酸,宜食大豆、豕肉、栗、藿之类。肺病禁食苦,宜食小麦、羊肉、杏、薤之类。肾病禁食甘,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之类。多食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则肉胝 而唇揭。
多食咸,骨气劳短,肥气折,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平,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苦,则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筋脉沮 ,精神乃央,则筋急而爪枯。
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肉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和而食之,则补精益气。虽然五味调和,食饮口嗜,皆不可多也。多者生疾,少者为益。百味珍馔,日有慎节,是为上矣。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南史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兵家
- 六韬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