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鱼品
鲤鱼
味甘,寒,有毒。主咳逆上气,黄胆,止渴,安胎。治水肿,香港脚。天行病后不可食,有宿瘕者不可食。
鲫鱼
味甘,温平,无毒。调中,益五脏。和 菜作羹食良,患肠风,痔 下血宜食之。
鲂鱼
甘,温平,无毒。补益与鲫鱼同功。若作脍食,助脾胃。不可与疳痢人食。
白鱼
味甘,平,无毒。开胃下食,去水气。久食发病。
黄鱼
味甘,有毒。发风动气,不可与荞面同食。
青鱼
味甘,平,无毒。南人作 。不可与芫荽、面酱同食。
鱼
味甘,寒,有毒。勿多食,目赤、须赤者,不可食。
沙鱼
味甘咸,无毒。主心气鬼疰、蛊毒、吐血。
鳝鱼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天行病后,不可食。
鲍鱼
味腥臭,无毒。主坠蹶 折瘀血,痹在四肢不散者,及治妇人崩血不止。
河鱼
味甘,温。主补虚,去湿气,治腰、脚、痔等疾。
石首鱼
味甘,无毒。开胃益气。干而味咸者,名为鲎。
阿八儿忽鱼
味甘,平,无毒。利五脏,肥美人,多食难克化,脂黄肉粗,无鳞,骨止有脆骨。胞可作膘胶,甚粘。膘与酒化服之,消破伤风。其鱼大者有一二丈长,一名鲟鱼,又名 鱼。生辽阳东北海河中。
乞里麻鱼
味甘,平,无毒。利五脏,肥美人。脂黄肉稍粗。脆亦作膘。其鱼大者,有五六尺长,生辽阳东北海河中。
鳖肉
味甘,平,无毒。下气,除骨节间劳热结实壅塞。
蟹
味咸,有毒。主胸中邪热结痛,通胃气,调经脉。
虾
味甘,有毒。多食损人。无须者,不可食。
螺
味甘,大寒,无毒。治肝气热,止渴,解酒毒。
蛤蜊
味甘,大寒,无毒。润五脏,止渴,平胃,解酒毒。
鱼品
味苦,平,无毒。理胃气,实下焦。
蚌
冷,无毒。明目,止消渴,除烦,解热毒。
鲈鱼
平。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食之宜人。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难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北游记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曲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