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疑龙经7
虽然已识枝中干,长作京都短作县.枝中有干干有枝,心里能明口能辨.只恐寻龙到此穷,两水夹来风荡散.也有方州并大邑,直到水穷山绝岩.也有城隍一都会,深在山原隈僻畔.今日君寻到水穷,砂砾坦然缠护窜.右寻无穴左无形,无穴无形却寻转.寻转分枝上觅穴,惟见纵横枝叶乱.也识转换也识缠,也识护托也识断.只是狐疑难捉穴,穴若假时无正案.到此之时心生疑,若遇高明能剖判.为君决破之疑心,枝干乱时分背面.假如两水夹龙来,,便看外缠那边回.缠山缠水回抱处,背底缠山缠水隈.护缠亦自月大小,大小随龙长短来.龙长缠护亦长远,龙短缠护亦近挨.大抵缠山必回转,莫把明堂向外裁.曲转之形必是面,只恐朝山塞不开.寻得缠护分明了,更看落头寻要妙.缠山缠水如屏,向前宽阔看多少.
疑龙经8
缠水缠山作案山,只恐明堂狭不宽.山回水抱虽似面,浪打风吹岩壁寒.请君来此看背面,水割石岩龙背转.若是面时宽且平,若是背时多陡岩.面时平坦中立穴,局内必定朝水缓.萦纡环抱入怀来,不似背变风荡散.君如识得背面时,枝干寻龙无可疑.宽平大曲处寻穴,此为大地断无疑.详看朝迎在何处,中有横过水城聚.背后缠水与山回,相合前朝水相随.后缠抱来结水口,前头生脚来相凑.两山两水作一关,更看罗星识先后.罗星亦自有首尾,,首逆上头尾拖水.如此寻穴与寻龙,不落空亡与失踪.秤定上下左右手,的有真龙在此中.忽然数山皆逼水,水夹数山来相从.君如看到护送山,上坡下坡事一同.无疑上坡是真穴,看来下坡亦藏风.二疑更看上下转,山水转抱是真龙.夹龙身上亦作穴,此处恐是双雌雄.虽作两穴分贵贱,分高分下更分中.也有真形无朝水,只看朝山为近侍.朝水案外暗循环,此穴自非中下地.只爱案山逼水转,不爱顺流随水势.顺流随水案无力,此处名为破城里.若是逆水作案山,,关得外垣无走气.也有真形无朝山,只要诸水聚其间.汪汪万顷明堂外,内
疑龙经9
局周回如抱环.钩钤键闭不漏泄,内气无容外气残.外阳朝海拱辰入,内气端然龙虎安.枝干之龙识背面,位极人臣世袭官.总饶已能分背面,面得宽平背崖岩.假如两水夹龙来,屈曲翻身势大转.一回顿伏一翻身,一回转换一回断.两边皆有山水朝,两边皆有水抱岩.两边皆有穴形真,两边皆有山水案.两边朝迎皆可观,两边明堂皆入选.两边缠护一般来,两手下边皆回转.此山背面未易分,心下孤疑又难判.不应两边皆立穴,大小岂容无贵贱.只缘花穴使人疑,,更看护身脚各辨.莫来此处谈真龙,两水夹来龙必转.逆转之龙有鬼山,鬼山拖脚皆后环.识得背面更识鬼,识鬼之外更识官.大凡干龙行尽处,外山隔水来相顾.干龙若是有鬼山,回转向前宽处安.凡山大曲水大转,必有王侯居此间.也有干龙夹两水,更不回头直为地.只是两护必不同,定有护关交结秘.干龙行尽若无鬼,须看众水聚何处.众水聚处是明堂,左右交牙锁真气.如此明堂虽是真,锁结交牙诚可贵.问君疑龙何处难,两水之中必有山;,两山之中必有水,山水相夹是机源.
疑龙经10
假如十条山同聚,必有十水归一处.其间一水是出门,九山同来作门户.东行看西西山好,西上看东东山妙.南山望见北上山,山奇不秀疑似间.北上看见南山水,矗矗尖奇秀且丽.君如遇见此处时,两水夹来何处是与君更为何分别,先分贵贱星罗列.更须参究龙短长,又看顿伏星善良.尊星不肯为朝见,从龙虽来挠掉藏.贵龙重重出入帐,贱龙无帐空雄强.十山九水难同聚,贵龙居中必异常.问君如何分贵贱,真龙不肯为朝见.凡有星峰去作朝,此龙骨里福潜消.譬如吏拴与臣仆,终朝跪起庭前伏.那有精神立自身,,时师只说同关局.朝山护送岂无穴,轻重多与贵龙别.龙无贵贱只论长,缠龙远出前更强.若徒论长不论贵,缠龙有穴反为良.只恐录龙易厌ル,虽有眼力无脚力.若不穷源论祖宗,也寻顿伏识真踪.古人寻龙寻顿伏,盖缘顿伏生尖曲.曲转之余必生枝,枝上必为小关局.譬如人行适千里,岂无解鞍并顿宿顿宿之所虽未住,亦有从行并部曲.顿伏移换并退卸,却看山面何方下.移换却须寻回山,山回却有迎送还.迎送相从识龙面,龙身背上是缠山.缠山转来龙抱体,,此中寻穴又何难.
疑龙经11
古人建都与建邑,先寻顿伏识龙关.升虚望楚与陟,此是寻顿与山面.降观于桑与降原,此是寻伏下平田.度其夕阳揆以日,南北东西向无失.乃陟南冈景于京,此是望穴识龙形.陟彼百泉观水去,陟彼溥原观水聚.或陟南冈与太原,是寻顿伏非苟然.古人卜宅贵详审,经旨分明与后传.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