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 月姑出阵行妖法 薛蛟交战逢野合
月姑出阵行妖法 薛蛟交战逢野合
当下败兵飞报入营,说罗昌改名黄明,假投我营,破了火鱼,杀了何昌,同薛刚上山去了。武三思听了,怒气塞胸。正愁营中无有能将,难以剿灭九焰山,忽见军士来报,说夫人奉旨领兵前来助阵,已到营前,三思大喜,遂迎接入营,分付备酒接风。武三思与花月姑对饮,把交战之事一一告知。饮罢,二人同入罗帷,共会旧情。
次日,花夫人领兵至山前讨战。山上闻知,放炮下山,闪出大队人马。那花夫人一马上前道:“今日天兵到此,速速就缚,免吾动手,不然,即杀绝尔等,不留寸根!”那唐阵内乌黑龙一马冲出,大骂:“滢贱人体走,吃我一刀!”花夫人即与交战。战无三合,花月姑回马便走,乌黑龙随后赶来,被花夫人回身把口一张,喷出一口白气,乌黑龙一连几个寒噤,手脚酥麻,跌下马来,被周兵抢去绑了。周成急急出马,也救不及。花夫人复又交战,战不三合,花夫人把口一张,冲出一口白气,周成眼黑身麻,毛骨竦然,也跌下马来,被周兵捉去。乌黑豹大怒,举钅党打来,花夫人用刀敌住,战不三合,一口白气吹来,乌黑豹两足登空落马,亦被周兵捉去。李定出马,亦被捉去。薛刚大怒,正欲出马,忽见周营鸣金收兵,薛刚要杀入周营,徐美祖道:“胜败兵家常事,何必性急!且待明日,再设计破他。”薛刚恨恨而回。
到次日徐美祖领众将下山,摆开阵势,花月姑亦领兵出来,冲杀过阵。唐阵上雄坝、伍荣一齐杀至,花月姑见雄坝铁方槊打来甚凶,连连吹出两口冷气,把雄坝、伍荣吹得昏迷不醒,被周兵捉去。郑宝急忙出马杀来,与花月姑大战十余合,郑宝正要设计拿他,不想被他一口冷气吹来,跌于马下,活捉而去。
薛刚一见大怒,正要出马,忽见薛蛟跃马挺枪冲出阵来。花月姑一见薛蛟生得面白唇红,眉清目秀,十分风流,不觉滢心顿起,想要引他到无人之处,漏他元阳,就对薛蛟吹一口温和气,薛蛟一个寒噤,着了风魔。花月姑回马落荒而走,薛蛟随后赶来。
看看有十余里,见一所古庙,花月姑照薛蛟面上吹一口冷气,薛蛟跌下马来。花月姑下马,把薛蛟抱入庙内,到无人之处,代他解开衣甲,露出下身。薛蛟年纪虽小,那件东西却大,宛如铁棒槌一般粗硬。花月姑看了,欲火难禁,浑身发痒,忙忙解开自己的裙裤,露出那件宝贝来,把薛蛟紧紧抱住,嘴对嘴,腮对腮,十分亲热,口中只叫:“我的亲亲,我的乖乖!”不断声。此时薛蛟已醒,开眼一看,见一个绝色的女子楼在怀中,一阵浑身酥麻,不觉按捺不住,那一点元阳竟直冒出,一时走尽,四肢绵软,口内吁吁,看看将死。花月姑收了元阳,立起身来,说道:“本该取你首级,我因与你情分一场,总是一死,饶你一刀罢!”遂穿了裙裤,上马而去。见了武三思,假言被他走了,三思再不想妻子被人滢去,按下不退。
再说薛刚,见侄儿追下去,要发将去帮助,徐美祖道:“不必帮助,且回山去,料然不致有损。”众将回山不表。
且说薛蛟倒在地上,不能动身,停了一会,忽见一个道人走至面前,叫声:“公子,我特来救你,快快开口。”薛蛟开口,道人取出一粒红丸,放在他口内。不-时,只听得肚中一声响,就说得话了,立起身来,便问道:“老师何名?”李靖道:“吾乃香山李靖是也。”薛蛟道:“原来是药师老爷。”连忙跪下磕头,口称:“愿拜老师为师,救救弟子!”李靖在袖中又取出一粒金丹,付与薛蛟道:“你明日再与他交战,引他到此,同他交情,把此金丹暗含在舌下。你看他四肢不动,口内吐出一物,其形如玉,你竟吞在肚内。他是多年狐狸精迷人精血结成的,若吃了,后来可以长生不老。切记不可伤他性命,等他回营自死,到三更时分,叫令叔点齐人马,劫他营寨,可以成功。”说罢,飘然而去。薛蛟也就上马回山,见庐陵王把李靖之言一一奏明。
次日下山,直到周营,指名要花夫人出战。花夫人闻知,冲到阵前,一见薛蛟,吃了一惊,暗想:“昨日取尽精血,今日又能至阵前,真乃天仙了。”忙笑道:“郎君,我竟看你不出,有些本事。”薛蛟微笑,即与交战。不上三合,花夫人丢个眼色,落荒而走,薛蛟紧紧追来。到了原处,花夫人跳下马来,把马拴好,薛蛟也跳下马来,二人同进庙中,相抱亲嘴,解下小衣,云雨起来。薛蛟暗把金丹含在口内,极力奉承,花夫人四肢不动,口中吐出一物,其白如玉,被薛蛟一口吞入肚中。花夫人惊醒,只叫:“郎君,妾身此宝,非一日工夫,曾经过一百人,有二百年的工夫,今日被郎君吞了,妾命休矣!”薛蛟道:“本该取你首级,念你昨日不杀我之情,也饶你一刀罢!”遂上马而去。花夫人坐到日夕,方能起身,勉强上马回营。不知对武三思说出甚话,欲知端底,再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传记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三略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