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信息
陈志伟、韩建立的《〈西厢记〉版本述要》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版本分为三种:
1.校注本。今存最早的、完整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刊本是明弘治十一年金台岳家刻本《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奇妙注释西厢记》。弘治本后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校注本有王骥德的《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凌檬初刻本《西厢记》及《五本解证》、毛奇龄的《论定西厢记》等。
2.题评本。能见到的最早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题评本是明万历八年徐士范刊《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万历二十年熊龙峰和万历间刘龙田亦有同名刻本。徐士范本之后,出现了众多的《西厢记》评本,明清许多文学家、剧作家和戏曲评论家,诸如王世贞、李蛰、徐渭、沈撮、汤显祖、陈继儒、王骥德、凌檬初、金圣叹、毛奇龄等都参加了《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评论,且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评本或刊本问世,有的还不止一种而是有多种评本面世。
3.插图本。今天所见全本插图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以弘治本为最早,此书每页皆有插图,上图下文,插图线条粗犷,且多有文字说明,是当时北京版画的代表作。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政书
- 史评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道家
- 老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