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回 集群妖大展法术 祭宝剑又复前仇
集群妖大展法术 祭宝剑又复前仇
紫霞曰:“尔诸习道弟子两旁侍立,听吾指示于尔。今有灵宅子施下诡计,命诸妖属隐于万星台外十里林中,每到更深炼功之时,前来扰乱道心。以赤鲤、老蛟、毒龙、虾精为督统。
此四妖者,前受灵宅命为七窍仆役,任其驱使。南龙之剖奇案,海南之平水怪,无一非彼力焉。兹尔三缄折磨七窍、珠莲,化及四妖形容,绝其所诱,因而夫妇拜在门墙。四妖心甚不甘,又求灵宅予以施妙策。昨夜之扰,只以喊杀为号者,皆灵宅所教也。今日赤鲤等约集妖部于会妖山下,议定今夜与诸子大开杀戒。彼虽不敢想获全胜,若诛得尔徒一二人,前仇已复。故彼议定兵分五路,四方四队,皆花精水怪,尚不足畏。至毒龙、赤鲤所率中队,尽属虎妖,法术颇多,不可轻斗。师故来此,与尔等排设停妥。尔等今夜初更时分,概行撤出万星台,空着蓬庐,亦分五路,与之对敌。诸子道法高下,三缄谅尽知悉。
师去后,尔即派定。俟群妖入台,见庐内无人,必以尔等畏彼,闻风远遁,自然心懈队乱,陆续退出。尔等于是乘势攻击,彼无准备,定许全胜可获。然群妖溃败,不必追逐,可仍归台内,各习尔道。今夜如此一战,已使群妖明白不敢轻视尔等。俟诸异日,看彼如何做作,为师又来指点。”嘱毕,乘风归去。
三缄拜送后,登台而坐。遂派翠华、翠盖、风春,龙女、榴姑、棠英、桃英、紫玉、凤女、珠莲、紫花娘、雪青子、了尘子、醋枉道姑、善诀道姑、餐霞道姑、衣云道姑、回念道姑、从善道姑、弄月道姑、金光道姑为东队;豁达道人、转心道人、传道道人、束心道人、慈祥道人、道烈道人、混元道人、破迷道人、傲性道人、玉白子、石坚子为南队;尽伦子、尽性子、敛心道人、入道道人、体道道人、习道道人、抱慈道人、护道道人为西队;知足道人、绣雾道人、蛛虎、蛛龙、善成、化慈、学慈、习慈、统道、用道、昌道、明道、望道、取道、探道、成道、金光道人、西山道人为北队;三服、弃海、狐疑、狐惑、紫光、乐道、野马、椒花子、蜻飞子、云牙道人、火炼道人、刚克道人、柔克道人为中队。派已,复嘱之曰:“尔等毋得造次,必俟群妖退出万星台时,方可一拥而进。”诸子领命,齐整法器,思欲各逞本领,以塞妖部窥向之门。
无何,日落西山,鼍更初报。三缄于是与同七窍统得五队道士,暗暗偷出,隐于台外。且看群妖候至柝声三响,妖风驾动,直向万星台而来。进得台中,不见动静,蓬庐搜遍,人影全无。赤鲤是时以为三缄畏扰,潜逃异地,登在讲道台上,大声笑曰:“闻得紫霞道法高妙,无人可及。如何所教之三缄,在此呼么喝六,妖部人部,传道之师。前夜被吾灵宅天仙略施小策,喧闹一次,恰似畏猫鼠子,深潜土穴而不出乎?今夜吾等特来与尔试试法力,尔三缄野道既居传道之首,胡弗稳坐在此,与吾妖部一决胜负?妖部如战尔不过,愿窜他所。尔如战吾不过,此台须让妖部坐之。”毒龙假意劝曰:“三缄如在台内,尔詈之诮之,彼自聆而生愧焉。而今闻吾等威风,业已逃窜他方,何必追究?”虾精曰:“三缄畏吾妖部,吾恰有以譬之。”老蛟曰:“譬之如何?”虾精曰:“譬之犬子,一见其主,摇尾乞怜之不暇,焉敢持戈相斗哉?”老蛟曰:“好,好!
只要三缄深畏吾等,昔日仇恨付之沉渊,速回仙师洞中,将命复后,大排筵宴,以贺功勋。”赤鲤曰:“可惜吾辈空劳一番车驾,绝高道术,未克显焉。”毒龙曰:“尔等欲显道法,只管显之。”于是群妖各现怪像奇形,逞起妖风,摧林折木,飞沙走石,好不惊人。
胡闹多时,队伍已乱。刚出万星台外,东队翠华等阻着厮杀,南队豁达道人等阻着厮杀,西队尽伦子等阻着厮杀,北队知足道人等阻着厮杀,中队三服、乐道等阻着厮杀。群妖措手不及,纷纷乱窜。虽然各显道术,无如五队妖部为三缄五队仙兵冲得七零八落,受伤而逃者甚众,死于宝器之下者亦多。赤鲤、毒龙、老蛟被弃海、三服围在山岭之上,不能脱身,兼之三缄抛起斩妖宝剑,将毒龙辈头面手足刺了数十下。虾精又被椒、蜻二子反复刺以股锥。
正值无可如何,灵宅真人使下遮妖宝幡,救出归洞。细细查点,群妖受伤者七十有四,为法宝击毙者三十有五焉。赤鲤、毒龙、老蛟呻吟不绝于口。虾精在侧,泣而怒曰:“因为二三犟头,横顺要仇复三缄,今被三缄弟子如斯挫辱,悔何及乎?
且尔等受伤即重,皆是法宝所击,还过得去。惟吾专遇两位使铁锥的,连环相刺,吾受了千百锥儿。举目视之,二人之锥尚且懒于手持,束在股间。若非灵宅仙师宝幡遮着,险被刺死矣。”毒龙曰:“吾等欲报此仇,其念起之已久。今日即败,伤养好时,又聚妖兵,寻彼师徒拚一死战。”言已,散去群妖,惟毒龙、蛟、虾、赤鲤等灵宅洞内将息伤痕。
却说诸道士大败妖兵后,仍归万星台。三缄点之,不惟无有死亡,并且寸伤未得。喜而言曰:“正道与妖道相较,妖道真不敌矣。但是以习道之人而启杀机,原非所可。无如道高魔至,心动欲生,克己工夫不可不讲。譬之妖即己也,与斗即克之。谓不克乎己,则理何能得?尔诸弟子须即妖扰以思道,毋徒作杀机观也。”诸道士再拜稽首,曰:“曩者师言入道与悟妙道,弟子之辈骤闻之而难通。继承吾师随在指点,顷觉无处非道,无时非道以旋转于目前。此非弟子之善悟,乃吾师之善教也。”三缄曰:“尔等须正心诚意,苦苦向道而求,自然由诚生明,前后可知矣。至于心脉,不可妄动,动则必有外魔扰之。师言如斯,各宜守记。”诸弟子同声应曰:“谨遵师训,不敢有违。”三缄曰:“与诸徒讲论道旨,功皆不进,但惜一时不能速成,同入绣云阁内,此道功深遂,未可相强,惟悠游岁月,以待之而已。”又言毒龙四妖日复一日,已将伤痕养好,跪向灵宅,泣而求曰:“弟子等自拜师后,朝日打量,仇复三缄,以羞紫霞面目。无奈计设之累,败之亦累。此心难了,望师另筹一策,以诛三缄。”灵宅曰:“三缄此际已得九宫八卦之奇,何能诛得?
吾谕尔等将这仇恨付诸流水,乃是上策。如再与斗,恐难保其灵魂矣。”四妖闻此,大哭不已,固求指一复仇路径。灵宅子不得已而言曰:“尔等须欲复仇,须将前日群妖概行约集,炼一阵势,方能胜之。”毒龙曰:“师教弟子所炼何阵?”灵宅曰:“尔将群妖约集来斯,吾自有以教之者。”毒龙等闻言大喜,当即四面与妖寄信。
不上三日,群妖毕至,曰:“今承毒龙诸兄约集吾辈,莫非欲与万星台之道士一决胜负乎?”毒龙曰:“非也。灵宅仙真命调尔等,要炼一阵,以诛三缄。尔等来齐,在此候之,自有吩咐。”群妖于是拱立洞外,以候发落。候至次日,灵宅出洞,环顾众妖而言曰:“尔等欲复三缄之仇,是心真耶,假耶?”群妖应曰:“真耳。”灵宅曰:“既属真情,莫辞艰苦,吾曾炼一斩仙宝剑,只欠四十九日功以圆足。然必要仙凤岭上藏风洞内黑猿血祭之,其剑方灵。此剑灵时,尔等于万星台之对面设一穿云大阵,将剑挂在阵外,入阵者剑自斩之。”言犹未已,毒龙曰:“师以剑杀人,何取阵名为‘穿云’也?”灵宅曰:“是剑也能穿入云际,诛戮仙子,故以‘穿云’名之耳。”毒龙曰:“此阵如斯厉害,谁人压之?”灵宅曰:“非师不能压此阵也。”毒龙喜曰:“吾师压阵,三缄野道诛之无疑矣,敢辞艰苦乎?”遂与蛟、虾、赤鲤统领群妖,来至仙凤岭藏风洞下,捕捉黑猿。黑猿有一长,已成人形,妖法颇高,非毒龙等所及,见群妖集此,以为同类,亦属无妨。谁知集了数朝,忽擒一小黑猿而去。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荀子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