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葛昆遇知己泄露真言 阮英池中盗得透龙剑
葛昆遇知己泄露真言 阮英池中盗得透龙剑
诗曰:
豪杰虽小有大能 树林暗中隐身形
依仗避法冠妙奥 抢夺阮英要笑声
二位英雄随后赶 路途之上遇顽童
一个倒比一个巧 能人以外有英雄
诗词诉罢,闲言不表。上回书中,说得葛昆同着于占鳌吃酒,提起了与阮英相赌,盗取透龙宝剑。有位朋友花云平领了来的,阮英先要借这口剑,我不借,阮英就要来偷,相赌在三夜以内盗去宝剑算赢,过了三夜就算输了,这已经盗了两夜了,就这一夜的工夫,看他怎能盗去。
头次盗去是假剑 他的巧计有千般 鱼缸花盆全打坏一条水牛在黄泉 虽然用计盗去剑 是只假剑心不欢二次又来将剑盗 我在屋中使套圈
第二次他又来盗剑。明知他在窗外暗听,我在屋中言语。我说把宝剑藏在西马栅,他到西马栅看见,必当以为真的。我将宝剑把珠镶好,到了夜晚必能起放毫光,所以他看的是真宝剑。葛昆又说道:“我叫他把宝剑擎了去,不但不能斩妖僧,反惹大祸。”从头至尾,始末原由,对着沉江龙于占鳌说明。于占鳌听罢,问道:“他两次盗去假剑,你将透龙剑放在何处?倘被他盗去怎么了得?”
二人吃酒把话明 皆因遇见知己朋 也是葛昆多吃酒酒能乱性是实情 酒要少吃是正理 要是带酒就说明葛昆酒醉说实话 于爷偏要问实情 你的真剑放何处也得小心查看清 葛昆回答说不用 阮英想到万不能他也不能回来了 得去宝剑乐无穷 万也不能再来盗就是再来也不中 放剑之处多巧妙 藏在鱼池难知情鱼池水深五六尺 打个铜匣里边存 鱼池朝背有石洞还在水中有深坑
“我打了个铜匣子,将宝剑藏在匣内。花园的当中有个养鱼池,里面用石板砌好的,水深五六尺。靠着北边挖了个深坑,约有三尺有馀,宽一尺,长有四尺,将铜匣放在坑内,上边又用青石盖匣上面。”葛昆带酒,只顾在口中说出放剑之处。阮英正来盗剑,暗中躲在窗外,将话全都听了。阮英来到花园,找到了花园的当中,果然有个鱼池,是个长方的样式。长里些有两丈馀长,宽里些有一丈馀宽。池边俱是石条砌着,内里有水,池中还种着莲花。真正可观可看。
阮英找到养鱼池 弯腰低头看端底养鱼池儿真不错内有荷花栽半池 不知水深与水浅 问路石子投边里只听咕咚一声响 虽然不深加仔细 小爷此刻无及奈下水穿来夜行衣 扑通跳下鱼池内 水到胸膛一般齐阮英水里奔正北 放剑之处早得知 将头入水伸手提双手搬起青石板 往旁一抛响声齐 伸下手去探虚实阮英跳下鱼池,找到正北,用脚踏着了青石板。将头进在水内,屏着一口气,曲下腰,伸双手抓住石板,两膀展力往旁边一抛,挖开石板。伸手往下探着,果然有坑。又往下用手一摸,摸着了铜匣。宝剑必然在内,心中甚喜。
摸着铜匣好喜欢 宝剑必然在里边 铜匣著上有铜锁这样小心算紧严 阮英用手拧坏锁 单臂使力把盖掀掀开匣盖伸进手 宝剑在内是果然 剑把丝绦系的紧将剑提出匣外边 急忙挺身出水面 还要起来仔细观左手擎住宝剑匣 右手抽剑吓一跳 只听刷拉一声响霞光万道透胆寒 瑞彩千条扑人面 冷风嗖嗖果非凡对着星斗来照看 透出金龙剑上盘 张牙舞爪上下绕二条活龙样一般
阮英得了这口真透龙剑,这一回还怕是假的?方才在窗外听见葛昆他说的怎样的式样,就照他所说的方法细看,就是起毫放光。用单手高举对着星斗的光辉一照,果然透出两条金龙,盘绕在剑上。
剑上果然透金龙 此剑利害不虚情 这次得了真宝剑奸相府内斩妖僧 杀了妖僧我留下 想要送回万不能我算得着无价宝 此宝剑价值连城 到处斩妖除邪怪绿林之中算我能 倘能有个这桩宝 剑赠烈士正相应抢出斗胜把名显 暗里夺真称英雄 思想多时心欢悦手提宝剑出水中 跳上鱼池剑入壳 将剑带好往外行将身耸到后墙外 撒腿迈步跑似风 一直跳进林子内来见好汉花云平 小爷好把假话明 云平等到四更后不见阮英他回音 抬头看见有人到 云平这边忙使声莫非合字回来了 阮英林外把话明 合字黑数张年倒去越马子将剑容 子孙窑内添帮手 今夜两个是月丁显出真门真利害 真万人称沉江龙 亮了青子就动手卞托我算风硬丁 不见宝剑藏何处 我去反到败下风见事不祥我撒水 扯乎我才逃了命 云平并肩帮助我前去卞托斗雌雄 云平闻听道中话 这是贼语他更明好汉闻言无名动 必是姓于沉江龙 名叫占鳌我知晓真敢胆大要逞能
花爷闻听“合字”是伏计,“并肩子”是奇门倒了,“张年子”是时非运气不好,“黑数天”是晚间,“越马子”是跳墙,“子孙窑”是住家,“月丁”是绿林,“亮青子”是抽刀,“卞托”是动,“风硬扎手”是敌不住,“撒水”“扯乎”是打败跑回。
阮英说的是假话 气坏云平怒气发 好个胆大于占鳌真敢不义帮助他 道中义气应解劝 真要这样动杀法我要帮你将他找 帮你一定把他拿 强者存来弱者死谁的手快将人杀 我到不服他帮助 今夜叫他试试看江洋道上应合字 不该帮他把俺剜 云平说着心起火气的英雄战达达 一口单刀抽出壳 俺们哥俩到葛家阮英伸手忙拉住 小爷反倒笑哈哈
阮英看着花云平越说越动气,抽刀就走,阮小爷急忙拉住,反到哈哈大笑,说道:“仁兄,你不要动气。我这有东西,你先看看,看完了再去找他算帐,也不为晚矣。”
兄台不必把气生 看完这桩你再行 云平止步说何物阮英伸手哪曾停 腰中取出一口剑 仁兄将剑要认清花爷睁睛留神看 这口宝剑大不同 不像先前两口剑冷气扑面令人惊 宝剑他还未出壳 若要出匣了不成贤弟交我仔细看 小爷进前双手呈 云平伸手接过剑单手抓住剑绒绳 欲知宝剑真和假 下回书中说分明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