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出·阻奸
甲申四月
【绕地游】(生上)飘颻家舍,怎把平安写,哭苍天满喉新血。国仇未雪,乡心难说,把闲情丢开后些。
小生侯方域,自去冬仓皇避祸,夜投史公,随到淮安漕署,不觉半载。昨因南大司马熊公内召,史公即补其缺,小生又随渡江。亏他重俺才学,待同骨肉。正思移家金陵,不料南北隔绝。目今议立纷纷,尚无定局,好生愁闷。且候史公回衙,一问消息。(暂下)
【三台令】(外扮史可法忧容,丑扮长班随上)山河今日崩竭,白面谈兵掉舌;弈局事堪嗟,望长安谁家传舍。
下官史可法,表字道邻,本贯河南,寄籍燕京。自崇祯辛未,叨中进士,便值中原多故,内为曹郎,外作监司,敭历十年,不曾一日安枕。今由淮安漕抚升补南京兵部尚书。那知到任一月,遭此大变;万死无裨,一筹莫展。幸亏长江天险,护此留都。但一月无君,人心皇皇,每日议立议迎,全无成说。今早操兵江上,探得北信,不免请出侯兄,大家快谈。
(丑)侯爷,有请。
(生上见介)请问老先生,北信若何?
(外)今日得一喜信,说北京虽失,圣上无恙,早已航海而南;太子亦间道东奔,未知果否?
(生)果然如此,苍生之福也。
(小生扮差役上)朝廷无诏旨,将相有传闻。(到门介)门上有人么?
(丑问介)那里来的?
(小生)是凤抚衙门来的,有马老爷候札,即讨回书。
(丑)待我传上去。(入见介)禀老爷,凤抚马老爷差人投书。
(外拆看,皱眉介)这个马瑶草,又讲甚么迎立之事了。
【高阳台】清议堂中,三番公会,攒眉仰屋蹴靴;相对长吁,低头不语如呆。堪嗟!军国大事非轻举,俺纵有庙谟难说。这来书谋迎议立,邀功情切。
(向生介)看他书中意思,属意福王。又说圣上确确缢死煤山,太子奔逃无踪。若果如此,俺纵不依,他也竟自举行了。况且昭穆伦次,立福王亦无大差。罢,罢,罢!答他回书,明日会稿,一同列名便了。
(生)老先生所言差矣。福王分藩敝乡,晚生知之最详,断断立不得。
(外)如何立不得?
(生)他有三大罪,人人俱知。
(外)那三大罪?
(生)待晚生数来:
【前腔】福邸藩王,神宗骄子,母妃郑氏淫邪。当日谋害太子,欲行自立,若无调护良臣,几将神器夺窃。(外)此一罪却也不小。(问介)还有那一罪? (生)骄奢,盈装满载分封去,把内府金钱偷竭。昨日寇逼河南,竟不舍一文助饷;以致国破身亡,满宫财宝,徒饱贼囊。(外)这也算的一大罪。(问介)那第三大罪呢?(生)这一大罪,就是现今世子德昌王,父死贼手,暴尸未葬,竟忍心远避。还乘离乱之时,纳民妻女。这君德全亏尽丧,怎图皇业。
(外)说的一些不差,果然是三大罪。
(生)不特此也,还有五不可立。
(外)怎么又有五不可立?
【前腔】(生)第一件,车驾存亡,传闻不一,天无二日同协。第二件,圣上果殉社稷,尚有太子监国,为何明弃储君,翻寻枝叶旁牒。第三件,这中兴之主,原不必拘定伦次的。分别,中兴定霸如光武,要访取出群英杰。第四件,怕强藩乘机保立。第五件,又恐小人呵,将拥戴功挟。
(外)是,是,世兄高见,虑的深远。前日见副使雷縯祚、礼部周镳,都有此论,但不及这番透彻耳。就烦世兄把这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论,写书回他便了。
(生)遵命。
(点烛写书介)
(副净扮阮大铖,杂扮家僮提灯上)须将奇货归吾手,莫把新功让别人。下官阮大铖,潜往江浦,寻着福王,连夜回来,与马士英倡议迎立。只怕兵部史可法临时掣肘。今日修书相商,还恐不妥,故此昏夜叩门,与他细讲。
(见小生介)你早来下书,如何还不回去?
(小生)等候回书,不见发出。(喜介)阮老爷来的正好,替小人催一催。
(杂)门上大叔那里?
(丑)是那个?
(副净见,作足恭介)烦位下通报一声,说裤子裆里阮,求见老爷。
(丑诨介)裤子裆里软,这可未必。常言 “十个胡子九个骚”,待我摸一摸,果然软不软。
(副净)休得取笑,快些方便罢。
(丑)天色已晚,老爷安歇了,怎敢乱传。
(副净)有要话商议,定求一见的。
(丑)待我传上去。
(进禀介)禀老爷,有裤子裆里阮,到门求见。
(外)是那个姓阮的?
(生)在裤子裆里住,自然是阮胡子了。
(外)如此昏夜,他来何干?
(生)不消说,又是讲迎立之事了。
(外)去年在清议堂诬害世兄的便是他。这人原是魏党,真正小人,不必理他,叫长班回他罢了。
(丑出,怒介)我说夜晚了,不便相会,果然惹个没趣。请回罢!
(副净拍丑肩介)位下是极在行的,怎不晓得。夜晚来会,才说的是极有趣的话哩;那青天白日,都是些扫帐儿。
(丑)你老说的有理,事成之后,随封都要双分的。
(副净)不消说,还要加厚些。
(丑)既是这等,待我再传。
(进禀介)禀老爷,姓阮的定求一见,要说极有趣的话。
(外)唗,放屁!国破家亡之时,还有甚么趣话说!快快赶出,闭上宅门。
(丑)凤抚回书尚未打发哩。
(生)书已写就,求老先生过目。
(外读介)
【前腔】二祖列宗,经营垂创,吾皇辛苦力竭。一旦倾移,谁能重续灭绝。详列:福藩罪案三桩大,五不可、势局当歇。再寻求贤宗雅望,去留先决。
(外)写的明白,料他也不敢妄动了。
(吩咐介)就交与凤抚家人,早闭宅门,不许再来啰唣。
(起介)正是:江上孤臣生白发,(生)灯前旅客罢冰弦。
(外、生下)
(丑出呼介)马老爷差人呢?
(小生)有。
(丑)领了回书,快快出去,我要闭门哩。
(小生接书介)还有阮老爷要见,怎么就闭门?
(副净向丑介)正是,我方才央过求见老爷的,难道忘了。
(丑佯问介)你是谁呀?
(副净)我便是裤子裆里阮哪。
(丑)啐!半夜三更,只管软里硬里,奈何的人不得睡。(推介)好好的去罢。(竟闭门入介)
(小生)得了回书,我先去了。(下)
(副净恼介)好可恶也,竟自闭门不纳了。
(呆介)罢了!俺老阮十年之前,这样气儿也不知受过多少,且自耐他。
(搓手介)只是当前机会,不可错过。这史可法现掌着本兵之印,如此执拗起来,目下迎立之事,便行不去了,这怎么处?
(想介)呸!我到呆气了,如今皇帝玉玺且无下落,你那一颗部印有何用处。
(指介)老史,老史,一盘好肉包掇上门来,你不会吃,反去让了别人,日后不要见怪。正是:
穷途才解阮生嗟,无主江山信手拿,
奇货居来随处赠,不知福分在谁家。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