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式·玉女闭局法
元女式
元女式者,一名六壬式。元女所造,主北方万物之始,因六甲之壬,故曰:六壬。六甲之上运斗柄,设十二月之合神,为十二将间置十干,次列二十八宿、三十六禽,以月将加正时,课日辰用为天乙,所理十二神,将以断吉凶成败。
推月将法
登明正月将加在亥水神,河魁二月将加在戌土神,从魁三月将加在酉金神,传送四月将加在申金神,小吉五月将加在未土神,胜光六月将加在午火神,天乙七月将加在巳火神,天罡八月将加在辰土神,太冲九月将加在卯木神,功曹十月将加在寅木神,大吉十一将加在丑土神,神后十将加在子水神。
推四维法
乾天门,坤人门,巽地户,艮鬼路。
推三十六禽法
东方:狸、虎、豹、兔、貉、蛟、龙、鱼、虾
南方:蚓、蛇、狙、鹿、獐、雁、羊、鹜、□
西方:猿、犺、猴、乌、鸡、犬、豕、豺、狼
北方:熊、猪、罴、燕、鼠、蝠、蟹、牛、鳖
推四课法
常以月将加正时,视干日、支辰、阴阳,以为四课。干日上神为日之阳支,日上神本位所得之神为日之阴支;支辰上神为辰之阳支,辰上神本位所得之神为辰之阴支。谓之四课四课之中,察其五行;取相克者,为用四课。阴阳先以下贼上为用,若无下贼上,以上克下为用,若三上克下一下,贼上还;以下贼上为用,若四上克下四下,贼上与。
今日比者为用;俱比、俱不比;涉害深者为用,涉害俱深,以先干後支为用。四课阴阳皆克,以遥相克为用。若有干克神、神克干,先以克干为用;若干克两神、两神克干,以比者为用。俱比、俱不比,刚用干比、柔用支比为用。四课阴阳无上下相克,又无遥相克,以昴星为用。刚干,视酉上所得神为用;柔干,伏视从魁所临神为用。刚日,先传支後传干;柔日,先传干後传支。若天地返吟,伏吟,先以相克为用,若无相克伏吟,刚干,以干上神为用;柔干,以支上神为用。反吟,刚干,以干上神为用;柔干,以支上神为用。反吟,刚干,以干冲;柔日,以辰冲为用。以刑及冲用为传,终八,专日,四课不相见。刚干,从干上阳神顺数;柔干,从支上阴神逆数。皆及,三神为用,足以定吉凶。当知所受用三传,以考终始善恶所致,何先何後?变化何从?将安所极?三传之要诀在天宫,各以神将言其祸福,将以并合所加日辰,又以五行论其忧喜,欲取诸将,以天乙为首。
推天乙所理法
天乙者,贵人也。家在丑,甲戊之日,旦理大吉,暮理小吉。乙己之日,旦理神后,暮理传送。丙丁之日,旦理登明,暮理从魁。庚辛之日,旦理胜光,暮理功曹。壬癸之日,旦理太乙,暮理太冲。天乙在东方、西方,则南方为前,北方为後;在南方、北方,则东方为前,西方为後;常以星没为旦,星出为暮。
推十二神将法
用起天乙,以将兵,大胜,辟地千里;用起螣蛇,以将兵,兵数惊骇,上下相克。天乙前一神也。用起朱雀,以将兵,士卒惊恐,妄作口舌。天乙前二神也。用起六合,以将兵,战胜,得子女、玉帛。天乙前三神也。用起勾陈,以将兵,士卒战亡。天乙前四神也。用起青龙,以将兵,大胜。天乙前五神也。
用起天后,以将兵,不胜自败。天乙後一神也。用起太阴,以将兵,士卒怯弱。天乙後二神也。用起太常,以将兵,平平。天乙後四神也。用起白虎,以将兵,师亡。天乙後五神也。用起天空,以将兵,士卒死亡,为敌欺诈。天乙後六神也。天乙理十一将,前尽于五,後尽于六。
推伏吟返吟法
凡兴师动众,勿取伏吟之时,必见固守。行者不坐,坐者不起。返吟时,前胜後负,诸神自临其冲,曰:反吟;诸神自临曰:伏吟。
推阴阳相覆法
天罡加太岁,是阳覆阴也。天罡加月建,是阴覆阳也。阴阳相覆之时,兵必有奸,计重阳时,执于火为惊;重阴时,执于水为恐。阳覆阴,君欲害臣;阴覆阳,内奸生,不利举百事,凶。
推神在内外法
斗加孟,神在内,道路壅塞,出军凶;斗加季,神在外,出师吉;斗加仲,神在门,或战胜密谋。
推九丑法
乙戊己辛壬之日为子午卯酉之神,合五得四,交合为九丑。主败军杀将,丑恶之日,故曰:九丑。己卯、辛卯、戊午、戊子、壬子、壬午、乙酉、辛酉、己酉是也。
推兵雠法
仰见其兵,暮见其辰,俯见其雠,下贼上比时,军兵戮,将死亡。
推行军本命法
军出日时,天罡不欲临将军本命,及行年大凶,螣蛇、白虎,小凶;天乙、青龙、六合、太常临,小吉;岁月杀所临之方,不可往。
推天门地户法
以天二门太冲、从魁,覆地四户,除定危开,从下而出,万夫莫当。
推五帝法
春三月,五帝任东,出军,先锋出城,西门立营,牙门向东,常以青旗居前,赤旗次之,次引白旗,次引黑旗,四时仿此,不向旺方也。
推国君自将法
置营讫,国君居北斗四星之下,徵明是也。前将军居太微下,胜光是也。後将军居华盖下,神后是也。左将军居天府下,太冲是也。右将军居文昌下,从魁是也。旗鼓居蓬星下,六乙是也。偃众居明堂下,六丙是也。军门居天门下,六戊是也。小将居地户下,六己是也。斩杀居天狱下,六庚是也。判事居天庭下,六辛是也。囚禁居天牢下,六壬是也。军器居天藏下,六癸是也。顺旬依法,不可妄举,起甲尽癸,则复旋改。
推神位诸煞例
假令甲子旬,子为青龙,丑为蓬星,寅为明堂,卯为太阳,辰为天门,巳为地户,午为天狱,未为天庭,申为天牢,酉为天藏,终十辰,至甲戌为青龙,余仿此。
推玉帐法
出军行阵,深入敌国,止宿营垒,休舍憩息,大将军居太乙玉帐下,吉。攻之不得,以功曹加月建,前五辰是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通典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释家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