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谋下·作战篇
经曰:昔之善战者,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圆则行,方则止。行者,非能行而势不得不行;止者,非能止而势不得不止。夫战人者,自斗於其地,则散;投之於死地,则战。散者,非能散,势不得不散;战者,非能战,势不得不战。行止不在於木石,而制在於人;散战不在於人,而制在於势。此因势而战人也。
夫未见利而战,虽众必败;见利而战,虽寡必胜利者,彼之所短,我之所长也。见利而起,无利则止,见利乘时,帝王之资。故曰:「时之至,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後之则不及。见利不失,遭时不疑,失利後时,反受其害。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暝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此因利之战人也。
夫战者,左川泽,右邱陵,背高向下,处生击死,此平地之战人也。逼敌无近於水,彼知不免,致死拒我,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於人乎!令其半济而击之,前者知免,後者慕之,蔑有斗心。敌逆水而来,迎之於水内,此水上之战人也。左右山陵、谿谷险狭与敌相遇,我则金鼓蔽山、旗帜依林、登高远斥、出没人马,此山谷之战人也。势利者,兵之便;山水平陆者,战之地。夫善用兵者,以便胜,以地强,以谋取,此势之战人也。如建瓴水於高宇之上,砉然而无滞溜;又如破竹,数节之後,迎刃自解,无复着手。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