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道义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以真正的情况示于臣下的人是不明智的。犯了错而不能自知的人,一定会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一定是神志惑乱。
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因为语言招致怨恨,一定会有祸患。思想与政令矛盾,一定会坏事。政令前后不一,一定会失败。
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
发怒却无人畏惧,一定会受到侵犯。喜欢当众侮辱别人,一定会有灾难。对手下的大将罚之过当,一定会有危险。
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怠慢应受尊重的人,一定会招致不幸。表面上关系密切,实际上心怀异志的,一定会陷于孤独。亲近谗慝,远离忠良,一定会灭亡。
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
亲近女色,疏远贤人,必是昏瞆目盲。女子干涉大政,一定会有动乱。 随便将官职到处乱送,政治就会出现乱相。
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欺凌下属而获得胜利的,自己也一定会受到下属的侵犯。所享受的名声超过自己的实际才能,即使耗尽精力也治理不好事务。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对自己马虎,对别人求全责备的,无法处理事务。对自己宽厚,对别人刻薄的,一定被众人遗弃。
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
因为小过失便取笑别人的功劳的,一定会大失人心。部下纷纷有离异之心,必定沦亡。既然用了人却不给予信任,必定导致关系疏远。
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论功行赏时吝啬小气,形于颜色,必定使人感到沮丧。承诺多,兑现少,必招致怨恨。起初竭诚欢迎,末了又拒于门外,一定会恩断义绝。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给予别人很少,却希望得到厚报的,一定会大失所望。富贵之后就忘却贫贱时候的情状,一定不会长久。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
念及别人旧恶,忘记其所立新功的,一定遭来大凶。任用邪恶之徒,一定会有危险。勉强用人,一定留不住人。
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
用人无法摆脱人情纠结,政事必越理越乱。失去自己的优势,力量必然削弱。处理问题、制定决策时向不仁之人问计,必有危险。
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
秘密的计划泄露出去,一定会失败。横征暴敛、薄施寡恩,一定会衰落。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
奋勇征战的将士生活贫穷,鼓舌摇唇的游士安享富贵,国势一定会衰落。贿赂?府政?官员的事到处可见,政治必定十分昏暗。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知道别人的优点长处却不重视,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反而耿耿于怀的,则是作风粗暴。使用的人不堪信任,信任的人又不能胜任其职,这样的政治一定很混浊。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治理人民,人民就会团结;若一味地依靠刑法来维持统治,则人民将离散而去。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小的功劳不奖赏,便不会建立大功劳;小的怨恨不宽赦,大的怨恨便会产生。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奖赏不能服人,处罚不能让人甘心,必定引起叛乱;赏及无功之人,罚及无罪之人,就是所谓的残酷。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听到谗佞之言就十分高兴,听到忠谏之言便心生怨恨,一定灭亡。藏富于民,以百姓的富有作为本身的富有,这样才会安定;欲壑难填,总是贪求别人所有的,必然残民以逞。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农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庄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