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影响
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角度看,《随园诗话》可以说是继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之后,结合明清诗论家有关学说,将兴趣之说、性灵之说加以综合而又纠其偏失的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论著。《诗话》对于艳体诗的重新评价,以及注重收录妇女作品,又代表了清代中叶文学思想界意欲摆脱诗教理论的新趋向,在乾嘉时期文学研究中的考据风尚之外,开辟了一条独特而又具有启发意义的文学批评新路。其所倡导的性灵说诗学,推动了清代诗歌的健康发展,在清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蒋湘南《游艺录》说:袁简斋独倡性灵之说,江南江北靡然从之。自荐绅先生下逮野叟方外,得其一字,荣过登龙,坛坫之局生面别开。可见其广泛影响。书中所述,至中国近现代仍在文学批评界有较深的影响。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语,即源于此书;而其有我无我之境的辞源,似亦与此书有所关联,尽管二说立意不同。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盐铁论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谱录
- 茶经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