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美良川秦王三跳涧
美良川秦王三跳涧
原来敬德见赢不得叔宝,心生一计,诈败赚叔宝追赶,欲使拖鞭计,叔宝赶近,回马一鞭打来。叔宝见敬德走,心中也防,见鞭来一闪,鞭从耳打过空,叔宝便回马走。敬德却又赶来,叔宝持锏回打敬德,敬德却又躲过。二将回马又战百余合,两将精神倍增。
却说秦王被敬德追赶,忽见叔宝飞马来救,与敬德交战,贪观二将斗勇,忘了逃生之路,立马在高坡之上,看二将厮杀,信是英雄无敌。叹曰:“真梁栋材也!倘若再[得敬德]用之,吾唐社稷之福,何惮天下草贼乎!”却[被敬德]看见秦王在高坡上观战,欲往擒之,恐叔宝[乘势赶]来相拒,乃诈言谓琼曰:“吾与你战二百余合,吾之气力英亢,只是此马不济,各于坡下略将战马暂歇,再与你较胜负,我不乘势来赶你。”
叔宝听言从之,各退回坡下而歇。未及半晌,只听得高坡之上,喧闹之声不绝,再无人语。琼暗想:“莫非敬德赚我在此,捉我主公去也?”慌持锏上马,直奔山坡上来,果见秦王前走,敬德后追,望西北一路而去。叔宝大惊,厉声叫曰:“勿伤吾主!秦琼在此!”时秦王已去得远,只见敬德在后急追,大叫曰:“唐童李世民休走!”展过山坡,又赶一程,直至美良川地界之南,前有大涧拦截去路。此涧名曰虹霓涧,约阔三丈余,水通黄河,其波甚急。秦王走到虹霓涧边,无船可渡,心中大惧。见前有大涧拦截去路,后有敬德铁骑急追,秦王曰:“吾休矣!”遂口告:“皇天后土,世民后若有天子之福。此马一跃而过此涧;若无其福,今日连人带马落涧而亡。”祷毕,将马加打三鞭,大呼曰:“玉鬃玉鬃,我命付你,可努力!”言未了,那马一跳三丈,飞上东岸。后有诗曰:世子良川逃难日,龙驹天赐渥洼生。
英雄铁骑追来急,翻滚寒波阻去程。
流水无情送夕阳,道前驹控锦丝缰。
试问大唐谁肇运,飞鞭跳涧小秦王。
秦王在岸上叫曰:“你有归顺吾否?上天佑吾,若非真命之主,此涧如何得过?”敬德大怒曰:“此岂足称哉?兴你有马一跃而过,偏我不能?”即将乌骓马加上三鞭,飞腾而过,立于岸上。秦王见了大惊,勒马又走,敬德又追。后面叔宝直跟至涧边,见涧深阔,碧水滔滔,对岸敬德赶秦王只争咫尺之地,叔宝连叫:“上天阴助秦琼去救主人!”言讫,将呼擂豹大喝一声,打上三鞭,其马亦一跳而过,立于对岸。后人有古风一篇,单赞三跳涧之事云:隋政不纲君弱懦,天下苍生罗惨祸。
颠危四海贼寇多,城郭人民半凋落。
山后独夫刘武周,枭雄屹起骇诸侯。
高皇震怒旌旗出,白日交兵天地愁。
美良川上玉龙飞,豪杰挥鞭紧急随。
杀气撼摇山岳动,两并轮赢鼙鼓催。
今来川畔良叹息,水面洪波无马迹。
当时事业已成空,绿杨枝上有寒日。
叔宝跃过涧西,直奔敬德。
却说敬德赶上秦王,挺鞭向秦王头上打来,只见紫雾腾腾,红光烁烁,流射二道电光,冲开敬德,不能动手。原来真命天子,百灵咸助,秦王被敬德追逼,果有八爪金龙遮护其体。敬德一见失惊,遂按鞭在手,沉吟半晌,欲待再打,忽听得后面一骑马飞来,高声叫曰:“敬德不得无礼!”敬德遂弃了秦王不赶,回马来与叔宝交战。二人再斗一百合,胜负未分。秦王却又勒回马来向高坡上看二将厮杀。叔宝见秦王不走,又赢不得,叔宝心生一计,诈败三阵,赚敬德来赶,欲使背砍之计。
敬德会知其意,亦不来赶。二人坐下马乏,各自控歇。忽见正北上金鼓齐鸣,闪出一队军来。敬德对叔宝言曰:“吾汝二将,问天买卦。”叔宝曰:“买卦何用?”敬德曰:“前面一队军来,未分你我,若是我救兵来,你便回去;若是你救兵来,我便回还。”叔宝然之。已及黄昏左侧,风雨骤至,只见前面打着唐将程知节旗号,飘然而至。敬德见了,遂勒马与叔宝言:“饶你两人性命,来日再战。”言毕,按辔缓缓落荒而去。
却说程知节引人马至,问敬德何在,叔宝曰:“正在一路去者是也。”知节大怒:“誓杀此贼!”纵马提枪,引着人马急赶。秦王连声喝住:“不可去追!此人世间杰士,吾明日自有奇计降之。”遂与叔宝、知节领兵归营。未知后事如何。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医家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