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疮疡解·痔漏根原
痔漏者,手太阳之病也。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三阳之走头者,清阳之上升也;足三阳之走足者,浊阴之下降也。足三阳病则上逆而不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而不升。
《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五行之理,升极必降,降极必升,升则阴化为阳,降则阳化为阴。水本润下,足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者,降极则升也;火本炎上,手太阳以丙火而化寒水者,升极则降也。手太阳病则丙火下陷,不上升而化寒水,是以小肠有热。五藏六府,病则传其所胜,以丙火而化庚金,是以移热于大肠。魄门处大肠之末,丙火传金,陷于至下之地,是以痔生于肛也。
然病在于二肠,而究其根原,实因于脾。《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以过饱伤脾,脾气困败,不能消磨,水谷莫化,下趋二肠,而为泄利。泄则脾与二肠俱陷,丙火陷于肛门,此痔病所由生也。
气统于肺,而肺气之降者,胃土之右转也;血藏于肝,而肝血之升者,脾土之左旋也。凡经络脏腑之气,皆受于肺;凡经络脏腑之血,皆受于肝。戊土一降,而诸气皆降,己土一升,则诸血皆升。脾土湿陷,则肝木下郁而血不上行,故脱失于大便。凝则为虙瘕,流则为沉痔。沉虙者,皆肝血之下陷,无二理也。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微涩,为不月、沉痔。血流于后,则为沉痔,血凝于前,则为不月,不月即虙瘕也。《金匮》: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痔与下重便血,皆丙火之下陷。火衰而陷者,则下重便血而不痔;火未衰而陷者,则下重便血而痔生。
要之,痔家热在魄门,而脾于小肠,无不寒湿。缘丙火不虚则不陷,陷则下热而中寒。丙火上升而化寒水者,常也,下陷而不化寒水,是以生热。陷而不升,故热在魄门而不在肠胃也。
此病一成,凡遇中气寒郁,则火陷而痔发。无论其平日,即其痔发肛热之时,皆其寒湿内作之会,而医工不知也。经血陷流,习为熟路,岁久年深,时常滴漏,则为漏病,譬如器漏而水泄也。
茯苓石脂汤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四钱 干姜二钱,炒 甘草二钱 赤石脂三钱 升麻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痔漏肿痛下血。
肛热加黄连,木燥加阿胶。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杂家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