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劳伤解·气积
肺藏气而性收敛,气病则积聚而不散,而肝气之积聚,较多于肺。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盖气在上焦则宜降,而既降于下,则又宜升。升者,肝之所司,以肝木主升,生气旺则气升,生气不足,故气陷而下郁也。而肝气之下郁,总由太阴之弱。以气秉金令,但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于下陷者,恃肝木之善达,肝木之善达者,脾土之左旋也。
气盛于肺胃,而虚于肝脾,故肺气可泻,而肝气不可泻。气积于胸膈右肋,宜泻肺胃以降之;气积于脐腹左胁,宜补肝脾以升之。此化积调气之法也。
达郁汤
桂枝三钱 鳖甲三钱,醋炙焦,研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积在脐腹左胁者。
肺胃积气,在胸膈右肋,肝脾积气,在脐腹左胁,皆中气虚败之病也。补之则愈闷,破之则愈结。盖其本益虚,其标益实,破之其本更虚,补之其标更实,是以俱不能效。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半补而半行之,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论语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小五义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