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盖头说
何以谓之盖头也?如人之一身,独有头为一身为端也。头与面相连,耳目中鼻系焉,统而言之为之头也。其下若四肢肚腹,稍有不善,可以衣服以饰其不善也,若头之诸物,发见于外,则为之动物。非若四肢肚腹所藏之物,不足为轻重也。大抵人之八字,类如此。八字中上四个字是头也,下地支四字是肚腹四肢也。支中所藏之物,是五藏六腑也,如肚腹秀气,发出在面头上来,便是英发华出外来,一生富贵贫贱,只从头面上见得。如八字畏伤官,这伤官藏在内,尚不足畏,如天下透此伤官,便是头面上已见了,怎能掩饰?凡有所害之物,露出头面,便是动物,就能作害。凡行运如原八字是乙日干,用丙丁火为伤官,乙日干伤重者,便以庚金官星为病,若八字上见了庚金,便要丙丁为疾病之神。如早年行壬申癸酉运,便不是好运。盖因壬癸水盖在申酉头上,是壬癸水盖了头,便不好也。后行甲戌乙亥运,便好了,是甲乙木盖了头也。又行丙子丁丑动又好,盖行丙丁火盖来克庚也,虽下面地支有亥子丑水,其水被丙丁盖了头,亦不能为害。又如庚辛日干,喜甲乙丙丁四字为神,庚辛壬癸四字为病神,行运望见甲乙丙丁数字,盖了头便好。如望见庚辛壬癸数字,便是坏命,虽运上地支有甲乙丙丁,亦被庚辛壬癸盖球了头,此地支虽有甲乙丙丁,亦不能作福盖为庚辛壬癸,盖在上面,出头不得。看八字以此盖头望见了,就识得人一生好歹,此是真传秘诀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