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病药说类
何以为之病?原八字中原所害之神也;何以为之药?如八字原有所害之字,而得一字以去之谓了,如朱子所谓各因其病而药之也。故书云:“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如去病,财禄两相随。”命书万卷,则四名为之括要。盖人之造化,虽贵中和,若一于中和,则安得探其消息,而论其休咎也?若今之至富至贵之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命之妙,其犹此乎!愚尝先前未谙病药之说,屡以中和而究人之造化,十无一二有验。又以财官为论,亦俱无归趣。后始得悟病药之旨,再以财官中和参看,则尝八九而得其造化所以然之妙矣。何以言之?假如人八字中,四柱纯土水,日干则为杀重轻,如金日干,则为土厚埋金,火日干,则为比肩太重,是则土为诸格之病,俱喜木为医药,以去其病也。如用财见比肩为病,喜见官杀为药也。如用食神伤官,以印为病,喜财为药也。或本身病重而得药重,又宜行运,以取其中和。若病而药,大富贵之人也。究人之命,将何以探其玄妙?如八字中看了日干,次看了月令,且如月令中支中所属是火,先看月令中此一火字起,又看年上或火,又看月时上或有火,宜将以上各火做一处看,或为病,或非病。又或地支虽又藏有别物,且不必看,若再看别物,由混杂不明,故曰:从重者论。此理是看命下手法处。若以火论,又再年水金看土,则不知命理之要也。若财官印绶有病,就要医其财官印缓也。如身主有病,就要医其身主也。如八字纯然不旺不弱,原财官印俱无损伤,日干之气,又得中和,并无起发可观,此是平常人也。然病药之说,此是第一家紧要,得斯术者,不可不精察也,详见见验类。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略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