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功德
关于《僧伽吒经》的功德,世尊做了如下重要开示:
听闻者之福德
尔时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有法门名僧伽吒。若此法门在阎浮提,有人闻者,悉能除灭五逆罪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勇,于汝意云何,若人闻此法门福德之聚,过于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白佛言:云何世尊。佛告一切勇:如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有福德。若人闻此法门。所得福德亦复如是。一切勇。若人得闻如是法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不退转,见一切佛,一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恶魔不恼,一切善法皆得成就。一切勇,,闻此法者能知生灭。
一切勇,如是法门一经于耳,得生无量功德。
此法甚深,如是法门难得闻名。若得闻此法门名者,一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药上,是人得超千劫生死,生净佛国。
闻此法门福德胜彼。若有供养十三恒河沙诸佛如来,若有于此法门闻一四句偈,此福德胜彼,况具足闻。
善男子。若胡麻等数诸佛如来。说闻经功德不能令尽。
听闻僧伽吒法门经于耳者 临命终时恒河沙等百千亿诸佛世尊安慰其人
若有得闻如是法门经于耳者:八十劫中自识宿命,六十千劫作转轮王,八千劫中作天帝释,二十五千劫作净居天,三十八千劫作大梵天,九十九千劫不堕恶道,百千劫中不堕饿鬼二十八千劫不堕畜生,十三亿百千劫不堕阿修罗中,刀剑不伤,二十五千劫不生愚痴中,七千劫中具足智慧,九千劫中生处端正,具足善色如如来身,十五千劫不作女人,十六千劫身无病恼。三十五千劫常具天眼,十九千劫不生龙中,六千劫中无嗔恚心,七千劫中不生贫贱家,,八十千劫主二天下,极最无穷受如是乐,十二千劫不生盲冥,十三千劫不生聋中,十一千劫修行忍辱。临命终时识行将灭,不起倒想,不生嗔恚。见东方恒河沙等诸佛如来,面见南方二十亿佛,面见西方二十五恒河沙诸佛如来,面见北方八十恒河沙等诸佛如来,面见上方九十亿恒河沙诸佛世尊,面见下方百亿恒河沙等诸佛世尊。善男子,彼诸世尊安慰其人,善男子,汝莫恐怖,汝已听受僧伽吒法门。善男子,汝见如是恒河沙等百千亿佛世尊不。唯然已见。,世尊告曰:此诸如来故来见汝。是善男子问言:我作何善诸佛见我。诸佛告言:善男子,汝在人中曾闻僧伽吒法门,是故诸佛故来见汝。
若以净信心读诵此僧伽吒法门 临命终时得见九十五亿诸佛安慰接引
善男子,若有闻此法门者,所得寿命满八十劫,何况书写读诵之者。一切勇,若有人以净信心读诵此法门福多于前,九十五劫自识宿命。六万劫中为转轮王。于现 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伤,[女*
听闻者之功德
一切勇,若有善男子,闻此法门生信心者:于千劫中不堕恶道,五十劫中不堕畜生,万二千劫不堕愚痴,万八千劫不生边地,二万劫中生处端正,二万五千劫常得出家,五万劫中作正法王,六万五千劫修行念死。一切勇,彼善男子善女人,无少不善,恶魔不得其便,不入母胎。一切勇,闻此法门者,生生之处,九十五阿僧祇劫不堕恶道,于八万劫常得闻持,十万劫离于杀生,九万九千劫离于妄语,一万三千劫离于两舌。
正信希有—闻经起信者之宿世善根
佛告一切勇:乐小法者亦复如是。不能听受如是法门。一切勇。若不曾见十八亿恒河沙诸佛如来。不能书写如是法门。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若人曾见百千亿如来者。闻此法门不生诽谤。一切勇。若有曾见百千亿恒河沙如来。闻此法门能生净信。起如实想不生诽谤。一切勇。听若有书此法门一四句偈。彼过九十五亿千世界。如阿弥陀国。彼人佛土亦复如是。
净信合掌作礼 灭五无间罪业
若人造作五逆之罪。闻此法门须臾之间。悉能除灭无量百千亿劫。闭恶道门开生天道。于此法门闻四句偈功德如是。况复书写读诵,供养华香幡盖,恭敬尊重,合掌礼拜一言赞善,如是功德不可思议。
谁读此经一合掌礼。佛告一切勇:善男子,若人造作五逆之罪,若教人作若随喜作。于此法门闻四句偈。合掌净信能灭五逆。何况有人,于此法门具足书写读诵供养如此功德多彼无量。
书写者之殊胜功德
一切勇。汝闻僧伽吒法门故得在此会。无善根人则不能得见此佛国。
如此法门能示法藏,灭诸烦恼,然大法炬,降诸恶魔,照明一切菩提萨埵之舍,说一切法。
佛陀对我们无比的大悲、无比的慈爱
譬如有人闭在闇室眼无所见,复有异人曾受苦恼作是思惟,此人受苦甚为可愍,若不得脱是人必死,以火与之令得少明。时闇室人见火叹喜心得安乐。尔时彼火以少因缘炽然火焰烧彼闇室。尔时彼人被烧而死。时王闻之作如是念,我国众生若有所犯更不系缚。尔时国王告下人民,汝等诸人莫生怖畏,于我国内施汝无畏,若有所犯不加害,汝亦不杀,汝皆当安隐莫生怖畏。药上,如来亦复如是,烧诸烦恼灭诸病苦,犹如彼人为令闇室众生安隐,自烧而死。,如来如是,为诸众生令得安隐,不惜身命拔诸系缚令得解脱。如是药上,如来永离三毒之恼,为诸世间作大灯明,于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老少众生拔令解脱。
佛陀为轮回在六道中的苦恼众生作真实的皈依处
佛观一切愍之如子。我等无父无母,无兄弟亲族,一切皆无。佛为我父,如来是母。佛如日月示人善道,于生死中能救众生令不复生。诸烦恼河甚可怖畏,众生在中烦恼漂溺,如来救之令不复入,世尊怜愍为说正法,示人无上菩提之处。
- 推荐作品: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