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价值
《三略》问世之后,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东汉光武帝诏书中引用《三略》内容,说明《三略》在东汉初年已经广为流传。东汉末年陈琳在《武军赋》中已经将《三略》与《孙子》《吴子》《六韬》相提并论。唐朝初年魏徵将《三略》内容收入《群书治要》,做为帝王治国安邦的参考。宋代元丰年间,《三略》被列为武经之一,从此取得了兵学经典的地位。历代学者为它作注和阐说的也很多。
据统计,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经唐宋到清末,为该书作注、解说的就多达60多家。 对于《三略》的价值,许多学者也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南宋著名学者晁公武说,《三略》其书,论用兵机权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三略》说:其大旨出于黄老,务在沈几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人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这些评语,都准确地指出了《三略》的军事学术价值和谋略实用价值。这也正是《三略》之所以为历代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所高度推重的原因所在。 由于揭示出了治国方略、用兵韬略的一些普遍规律,《三略》不仅在国内受到推崇,在国外也产生了相当影响。
唐朝年间,《三略》传入日本。日本的战国时代,《三略》与《六韬》一起被定为武校的主要教科书,并产生了林道春的《黄石公三略评判》《三略讲义私考》,山冢义炬的《三略备考》,山鹿高祐的《三略要证》,喜多村政方的《三略便义》等。同时,《三略》在朝鲜等国家也得到了广泛传播。,所有这些,都证明了《三略》的不朽价值。就商战而言,《三略》最具有启发意义的,是八个字:为国之道,恃贤与民。贤,讲得是重用人才;民,讲得是争取民心。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宋书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