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士之处世
士之处世,视富贵利禄,当如优伶之为参军,方其据几正坐,噫呜诃禘,群优拱而听命,戏罢则亦已矣。见纷华盛丽,当如老人之抚节物。以上元,清明言之,方少年壮盛,昼夜出游,若恐不暇,灯收花暮,辄怅然移日不能忘;老人则不然,未尝置欣戚于胸中也。睹金珠珍玩,当如小儿之弄戏剧,方杂然前陈,疑若可悦,即委之以去,了无恋想。遭横逆机阱,当如醉人之受骂辱,耳无所闻,目无所见,酒醒之后,所以为我者自若也,何所加损哉?
读书人为人处世,看待富贵利禄,应像优伶扮演军官。当他身凭几案,正襟危坐,发号施令时,众演员拱手而立听从他的命令,一出戏演完,一切也就结束了。见到豪华的场面,就应如老年人对待应时节的景物。拿上元、清明节来说,正当年轻力壮的人,昼夜出游,似乎唯恐时间不足;彩灯收了,鲜花凋零,就一副懊恼的样子,长时间不能忘怀。老年人则不然,不曾把欣喜、忧伤一直放在心上。而对黄金、珠宝、珍贵器物,也应当如同儿童做游戏,当那些东西杂乱摆在面前时,看似喜欢的样子,倘若丢下它走开,却一点也不留恋。遇到强暴无理、被设计陷害的事,应当如同醉酒之人遭受辱骂,支着耳朵什么也没听到,睁着眼睛什么都没有看见,酒醒之后,我还是原来那副老样子,又有什么损害呢?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子夏易传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