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张全义治洛
唐洛阳经黄巢之乱,城无居人,县邑荒圮,仅能筑三小城,又遭李罕之争夺,但遗余堵而已。张全义招怀理葺,复为壮藩。《五代史》于《全义传》书之甚略,《资治通鉴》虽稍详,亦不能尽。辄采张文定公所著《搢绅旧闻记》,芟取其要而载于此。曰:“今荆襄淮沔创痍之余,绵地数千里,长民之官,用守边保障之劳,超阶擢职,不知几何人?其真能仿佛全义所为者,吾未见其人也,岂局于文法讥议,有所制而不得骋乎?全义始至洛,于麾下百人中,选可使者十八人,命之曰屯将,人给一旗一榜。于旧十八县中,令招农户自耕种,流民渐归。又选可使者十八人,命之曰屯副,民之来者绥抚之,除杀人者死,余但加仗,无重刑,无租税,归者渐众。又选谙书计者十八人,命之曰屯判官,不一二年,每屯户至数千。于农隙时,选丁夫,教以弓矢枪剑,为坐作进退之法。行之一二年,得丁夫二万余人,有盗贼即时擒捕。关市之赋,迨于无籍,刑宽事简,远近趋之如市,五年之内,号为富庶,于是奏每县除令簿主之。喜民力耕织者,知某家蚕麦善,必至其家,悉召老幼亲慰劳之,赐以酒食茶果,遗之布衫裙裤,喜动颜色。见稼田中无草者,必下马观之,召田主赐衣服,若禾下有草,耕地不熟,则集众决责之。或诉以阙牛,则召责其邻伍曰:‘此少牛,如何不众助?’自是民以耕桑为务,家家有蓄积,水旱无饥人,在任四十余年,至今庙食。”呜呼!今之君子,其亦肯以全义之心施诸人乎?
唐代洛阳经历黄巢之乱,城内无人居住,周围县城荒废坍塌,残破砖石只能筑起三座小城,又遭李罕之争夺,只剩下断坦残壁。张全义招抚流民整理修造,又成为强大的军镇。《 五代史?张全义传》 记载十分简略,《 资治通鉴》 虽稍微详细些,也不够详尽.我就选取张文定公所著《 洛阳摺绅旧闻记》 ,节选其中要点记录如下:“如今江淮一带遭受战争创伤的土地,绵延数千里,地方官吏因为守边保障的功劳,越级提拔的,不知有多少人.至于真能象张全义所作所为的,我还没有见过.难道编修史书受行文法则局限,讥评议论受限制而不能任情吗?全义刚到洛阳,在部下一百人中,选出十八个有能力的人,称他们叫屯将,每人发给一面旗帜、一张文告。在原有十八县中,让他们招募农民象原先一样种田,流民逐渐回归。再挑选十八个有能力的人,称他们作屯副,安抚那些回归的百姓,除杀人者处死,其余只用权刑,不用重刑,不交租税,回归的人慢慢多起来。再挑选十八个熟悉写字计算的人,称他们作屯判官,不到一、二年,每屯人口达到数千户。农闲时,选拔青壮年,教他们使用弓箭刀枪,为他们制定前进后的规矩。实行一二年,得到壮丁二万多人,有盗贼就及时捉拿。关卡集市的捐税,几乎等于没有征收,刑罚宽容,手续简便,远近百姓前米投奔如同赶集,五年之内,号称富裕,于是奏请每县任命县令,建立文书,进行管碑。他喜爱努力耕织的百姓,了解到谁家蚕养得好,麦种得好,必定到这家来,召集全家老小亲自慰劳他们,又给美活、食物、茶叶、果品,送给布料、衣衫,裙子、裤子,人人喜笑顾开。见到农田的没有野草的,必定下马观看,召来田主赏给衣服;如果庄稼下有草,地犁得不透,就当众指责他。有人诉说缺少耕牛,就召来当地部长、伍长责备说:‘这一家缺少耕牛,为什么不发动众人来帮助?’从此百姓把务农植桑作为主要职业,家家粮食有储积,发生水旱天灾无人挨饿。在任四十多年,至今受到祭祀。”啊,如今的正人君子们,难道也愿拿出全义那样的善心来施于众人吗?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