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孙膑减灶
孙膑胜庞涓之事,兵家以为奇谋,予独有疑焉,云:“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方师行逐利,每夕而兴此役,不知以几何人给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庞涓行三日而大喜曰:“齐士卒亡者过半。”则是所过之处必使人枚数之矣,是岂救急赴敌之师乎?又云:“度其暮当至马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遂伏万驽,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钻火烛之。读未毕。万驽俱发。”夫军行迟速,既非他人所料,安能必其以暮至,不差晷刻乎?古人坐于车中,既云暮矣,安知树间之有白书?且必举火读之乎?齐驽尚能俱发,而涓读八字未毕。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为之,而不精考耳。
孙膑战胜庞涓这件事,军事家们都认为是出奇制胜的计谋,我偏偏对此有些疑问。史书记载:“齐军开进魏国领土挖了十万个炉灶,第二天五万个,第三天两万个。”军队正在进发争夺有利条件,每晚上去干这些事,不知道要费多少人工,同时难道非得是每个人一口灶吗?庞涓走了三天,大为高兴,说:“齐国的士兵逃亡的过了半数。”这就是说,所过之处必定派人一个个清查炉灶数目,这难道还像是急救危难而奔赴敌人的军队吗?史书又说:“估计庞涓应当天黑时赶到马陵,于是砍削大树,削掉树皮在上面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接着埋伏下一万弓弩手,约定天黑时看见火光同时发射。庞涓果然入夜时来到削了皮的树下,看见树干上写的字,取火照亮。没等读完,万张弓弩一起发射。”行军速度根本不是别人所能预料的,怎能料定人家定在日暮时到达,不差分秒呢?古人坐在车中,既然说是天黑了,怎么知道树干上有写的字,而且还非得取火读它呢?齐军弓弩还能同时发射,而且庞涓连八个字都没有读完。都是十分不可相信的。恐怕是好事的人编造的。而且人们不曾作精密考证罢了。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正史
- 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中说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