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唐人告命
唐人重告命,故颜鲁公自书告身,今犹有存者。韦述《集贤注记》,记一事尤著,漫载于此:“开元二十三年七月,制加皇子荣王已下官爵,令宰相及朝官工书者,就集贤院写告身以进,于是宰相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朝士萧太师嵩,李尚书暠,崔少保琳、陈黄门希烈,严中书挺之,张兵部均,韦太常陟,褚谏议庭诲等十三人,各写一通,装缥进内,上大悦,赐三相绢各三百匹,余官各二百匹。”以《唐书》考之,是时,十三王并授开府仪同三司,诏诣东宫、尚书省,上日百宫集送,有司供帐设乐,悉拜王府官属,而不书此事。
唐人最看重任官的凭证,所以颜真卿自已写的任官的凭证,今天还保留着。韦述《 集紧注记》 记载一个事尤其明了,随便记在这里:“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七月,朝廷封皇子荣王以下诸王的官爵,命令宰相和朝中官员书法好的,去集贤院写任官的凭证呈上,于是宰相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朝士萧太师嵩,李尚书暠,崔少保琳、陈黄门希烈,严中书挺之,张兵部均,韦太常陟,褚谏议庭诲等十三人,各写一道,装裱进上,玄宗非常喜欢,踢给三位宰相绢各三百匹,其余官员各二百匹。”取《 唐书》 考察,当时,十三王子都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命令他们去东宫、尚书省一进上任官凭证。那天,百官奉送,有关官员设帷帐音乐,都任命为王府的官属。但没有记载这事。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列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