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汉法恶诞谩
李广以私忿杀霸陵尉,上书自陈谢罪。武帝报之曰:“报忿除害,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张敞杀絮舜,上书曰:“臣侍罪京兆,絮舜本臣素所厚吏,以臣有章劾当免,受记考事,谓臣‘五日京兆’,背恩忘义。臣窃以舜无状,枉法以诛之。臣贼杀不辜,鞫狱故不直,死无所恨。”宣帝引拜为刺史。汉世法令,最恶诞谩罔上。广、敞虽妄杀人,一语陈情,则赦之不问,所以开臣下不敢为欺之路也。武帝待张汤非不厚,及问鲁谒居事,谓其怀诈面欺,杀之不贷,真得御臣之法。
李广因个人怨恨杀了霸陵尉,上书给皇帝自己表明情况承认罪过。汉武帝回复他说:“报复怨恨、剪除祸害,这正是对将军你的期望。至于摘帽赤肋、叩头请罪,这难道是我的意图吗?”张敞杀了絮舜,上书说道:“臣下任职京兆尹,絮舜本来是我一向看重的官吏,因为有奏章弹劾我应当免职,接受罢免文书,审查被检举的事实,他对我说‘你只能当五天京兆尹了’,拒绝执行命令,这是忘恩负义,我私下认为絮舜的罪过不可用言语描述,违背法律把他杀了。我杀害了没有判罪的人,审定案件当然不正直,死了也没有什么抱憾。”汉宣帝提拔了张敞,授予他刺史之职。汉代的法令,最厌恶应诞欺诈蒙骗主上。李广、张敞虽然妄自杀人,一番话陈述了真实情况,就被赦免不加追究,这是开辟臣下不敢进行欺君的道路所用的策略。汉武帝对张汤并不是不重用,等到问到鲁谒居的事,认为他心怀诡诈面带欺满,杀了他毫不宽怒,这真是掌握了控制臣下的方法了。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隋书
- 周书
- 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