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人物以义为名
人物以义为保者,其别最多。仗正道日义,义师、义战是也。众所尊戴者曰义,义帝是也。与众共之曰义,义仓、义社、义田、义学、义役、义井之类是也。至行过人曰义,义士、义侠、义姑、义夫、义妇之类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曰义髻,在衣曰义襕、义领,合中小合子曰义子之类是也。合众物为之,则有义浆、义墨、义酒。禽畜之贤,则有义犬、义鸟、义鹰、义鹘。
人和物用“义”为名的,分门别类最多。主持正义、维护百姓利益的叫义,如义师、义战。大众所尊重拥戴的叫义,如义帝。与大众共享或共同从事的叫义,如义仓,义社、义田、义学、义役、义井之类。至高无上、超过常人的行为叫义,如义士、义侠,义姑、义夫、义妇之类。外来而不是正统的叫义,如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衣裳器用之物也是这样,如在头上的叫义髻,在衣服叫义襕、义领,盒子里有小盒子叫义子之类。把多类物品相混合,就有义浆、义墨、义酒。禽鸟牲畜中有善行的,就叫义犬、义鸟、义鹰、义鹘。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伯牙琴
- 词源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