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孟子书百里奚
柳子厚《复杜温夫书》云:“生用助字,不当律令,所谓乎、欤、耶、哉、夫也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今生则一之,宜考前闻人所使用,与吾言类且异,精思之则益也。”予读《孟子》百里奚一章曰:“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缪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缪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味其所用助字,开阖变化,使人之意飞动,此难以为温夫辈言也。
柳宗元在《 复杜温夫书》 中说:“生在写文章时,使用助字,不应当受到约束,人们常用的所谓乎、欤、耶、哉、夫等、是疑问字,表示疑问的意思。所谓矣、耳、焉等,是判断字,表示判断的意思。而今,生则认为这些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仔细查考前人对这些字的使用,与我上面所说的是不同的,从此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是有益的。”我在读《 孟子》 一书时,见到关于百里奚的一段记载,说万章问道:有人说百里奚把自己卖给秦国养牲畜的人的所得来干求秦穆公,这话可信吗?其回答是:“他竟不知道用饲养牛的方法来干求秦穆公是‘为污也,可谓智乎?’他预见到虞公不可以劝阻,便不去劝阻,‘可谓不智乎?’他又预知到虞公将要灭亡,因而早早离开,‘不可谓不智也?’当他在秦国被推举出来的时侯,便知道秦穆公是一位可以帮助而有作为的君主,‘可谓不智乎’?”仔细辨别所使用的助字,开合变化,使人思绪飞动,这段话对温夫之辈来说是非常难的。
- 推荐作品: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常言道
- 何典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