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平脉大法第一
论曰∶夫脉者,医之大业也。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是以古之哲医,寤寐俯仰,不与常人同域,造次必于医,颠沛必于医,故能感于鬼神,通于天地,可以济众,可以根据凭。
若与常人混其波澜,则庶事堕坏,使夫物类将何仰焉。由是言之,学人必当屏弃俗情,凝心于此经曰∶诊脉之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可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也。
又曰∶平脉者,皆于平旦。先诊寸口,初重指切骨,定毕便渐举指,与皮毛相得,于轻重之间,随人强弱肥瘦,以意消息进退举按之宜。称其浮沉诸类应于四时五行,与人五脏相应,轻重相薄,寻状论寒暑得失。
凡人禀形,气有中适,有躁静,各各不同。气脉流动,亦各随其性情,故一呼脉再至,一吸脉再至,呼吸定息之间复一至,合为五至,此为平和中适者也。春秋日夜正等,无余分时也。其余日则其呼而脉至多,吸而脉至少,或吸而脉至多,呼而脉至少,此则不同,如冬夏日夜长短之异也。凡气脉呼吸法,昼夜变通效四时。然于呼吸定息应五至之限,无有亏僻,犹晷刻与四时有长短,而岁功日数无遗也。若人有羸有壮,其呼吸虽相压遏,而昼夜息度随其漏刻,是谓∶呼吸象昼夜,变通效四时。
夫诊脉,当以意先自消息,压取病患呼吸以自同,而后察其脉数,计于定息之限,五至者为平人,若有盈缩,寻状论病源之所宣也。
问曰∶何为三部脉?答曰∶寸、关、尺也。凡人修短不同,其形各异,有尺寸分三关之法,从肘腕中横纹至掌鱼际后纹,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谓尺。从鱼际后纹却还度取十分之一,则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则寸口也。此处其骨自高,故云∶阴得尺内有一寸,阳得寸内九分,从寸口入却行六分为关分,从关分又入六分为尺分。
又曰∶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口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如天地人为三界,寸主射上焦头及皮毛,竟手上部。关主射中焦腹及腰中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为三部法,象三才天地人,头腹足为三元也。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其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即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脉,法三百六十日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