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阴阳表里虚实第八
弦为少阳,缓为阳明,洪为太阳,三阳也。微为少阴,迟为厥阴,沉为太阴,三阴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言之,寸口有六脉俱动耶。然《经》言∶如此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凡脉浮、滑、长者,阳也。沉、涩、短者,阴也。所以言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以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言病之逆顺也。
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云∶阴盛阳虚。 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谓阴阳虚实之意也。 凡脉浮、大、数、动、长、滑,阳也。沉、涩、弦、弱、短、微,阴也。阳病见阴脉者,逆也,主死。阴病见阳脉者,顺也,主生。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即吐,阴微即下。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根据阴阳察病也。 又尺脉为阴,阴脉常沉而迟。寸关为阳,阳脉但浮而速。 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绝而阳微,死不治。 呼为表属腑,吸为里属脏。阳微不能呼,阴微不能吸。 呼吸不足,胸中短气。 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在其上,涩反在下。微即阳气不足,沾热汗出。涩即无血,厥而且寒。 诸腑脉为阳,主热。诸脏脉为阴,主寒。阳微则汗,阴浮自下。(《脉经》作阴微。) 阳数,口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烦扰,而不得眠。 阳芤吐血(《脉经》作阳数则吐血。) 阴芤下血(《脉经》作阴涩则下血)。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寸口脉浮大而疾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 寸口脉沉细者,名曰阳中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阴气不通(不通一作并),臂不能举。(《巢氏病源》作臂偏不举。) 尺脉沉细者,名曰阴中之阴,病苦两胫酸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余沥,阴下湿痒。 尺脉滑而浮大者,名曰阴中之阳,病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 尺脉牢而长,关上无有,此为阴干阳,其人苦两胫重,小腹引腰痛。 寸口壮大,尺中无有,此为阳干阴,其人苦腰背痛人有三虚三实者,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脉之虚实者,脉来濡者,虚。牢者,实也。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诸者为虚,不言者为实。
缓者为虚,急者为实也。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问曰∶何谓虚实?答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何谓重五实。 脉细皮寒,气少,泄痢注前后,饮食不入,为五虚也。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魏书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谱录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