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肿毒方·发背第三
(论一首 方十五首)
论曰∶凡发背皆因服食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有上世服之者,其候率多于背两胛间。初起如粟米大,或痛或痒,仍作赤色。人初不以为事,日渐长大,不过十日遂至于死。其临困之时,已阔三寸,高一寸,疮有数十孔,以手按之,诸孔中皆脓出。
寻时失音,所以养生者,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如泥,捻作饼子,浓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饼子贴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即瘥。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瘥。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炷数,仍服五香连翘汤。(方见本卷痈疽门中。)及铁浆诸药攻之乃愈。又法,诸发背未作大脓,可以冷水射之,浸石令冷熨之,日夜不住,瘥止。此病忌面酒五辛等。亦有当两肩上发者。
凡服石人,皆须劳役四体无令自安,如不尔者,多有发动。亦不得随便恣意取暖,称已适情,必须遗欲以取寒冻。虽当时不宁,于后在身多有所益,无发动之虑耳。
凡肿起背胛间,头白如黍粟,四边相连,肿赤黑,令人闷乱,即名发背也。禁房室、肉酒、面蒜。若不灸治,即入内杀人。若灸当疮上七八百壮。有人不识,多作杂肿治者皆死。
治发背及痈肿已溃未溃方∶
用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如薄泥,根据肿作饼子,浓三分以上,有孔勿覆孔中,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使温,温而热勿令破肉,如热痛即急易之,患当减,快得安稳,一日二度灸之。如先有疮孔,孔中得汁出瘥。
治痈疽发背已溃、未溃及诸肿毒方∶
栝蒌根 榆白皮 胡燕窠 鼠坌土(各等分)
上四味为末,以女人月经衣水洗,取汁和如泥封肿上,干即易。溃者,四面封之,已觉即封,从一日至五日令瘥。
治发背,背上初欲结痈方∶
大黄 升麻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栀子(三七枚)
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取快利便止,不利更进。
内补散
治痈疽发背已溃,排脓生肉方。
当归 桂心(各二两) 人参 川芎 浓朴 防风 甘草 白芷 桔梗(各一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未瘥更服勿绝。(《外台》无防风、甘草、白芷)
又方 治痈疽发背方。
蜀椒 干姜 黄芩 人参(各二分) 桂心(一分) 白蔹 甘草 附子 防风(各一两)川芎(二两) 小豆(一合半)
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二。
李根皮散
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 方。
李根皮(一升) 栝蒌根 半夏(各五两) 通草 白蔹 桔梗 浓朴 黄芩 附子(各一两) 甘草 当归(各二两) 葛根(三两) 桂心 芍药(各四两) 川芎(六两)
上十五味治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疮大困者,夜再服之。曾有人患骨从疮中出,兼有三十余痈疖,服此散瘥。
大内塞排脓散
治发背痈肿,经年瘥后复发,此因大风或结气在内,经脉闭塞至夏月以来出攻于背,久不治,积聚作脓血为疮内漏方。
山茱萸 五味子 茯苓 干姜(各一分) 甘草 石斛 人参 桂心 芍药(各三分) 巴戟天 麦门冬 干地黄 肉苁蓉 远志(各八分) 当归 石苇 川芎(各四分) 附子(二分)地胆 ?
上二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稍加之。长服终身不患痈疖。
治发背方∶
用乱发灰,酒服方寸匕,亦治瘭疽。
又方 猪脂敷上,日四五度,亦治发乳。(《救急方》云∶取猪羊脂切作片,冷水浸贴上,暖易之,五六十片,瘥。若初贴,少许即寒,寒定好眠甚妙)。
又方 三年醋滓,微火煎令稠,和牛脂敷上。
又方 猪狗牙烧灰,醋和敷上,日三四易。
又方 烧古蚌灰,以鸡子白和敷之,日三易。
又方 饮铁浆二升,取利,(见本论中)。
又方 蛇头灰醋和敷,日三易。
又方 烧鹿角灰,醋和敷之,日四五易。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艺舟双楫
- 茶经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